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

昆山工研院:不负春光 向“新”而行

2025-04-15

4月14日

《昆山日报》专版聚焦

《昆山工研院——不负春光  向“新”而行》

1-s.jpg

一年春作首,万事干为先。在昆山市科技创新大会上,传承祖冲之探索求真科学精神、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号召掷地有声。作为昆山市科技创新的核心枢纽,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迅速响应,鼓足干劲、向新而行,以昂扬之姿向着科技创新的新征程大步迈进。

从实验室里争分夺秒的技术攻坚,到生产线上有条不紊的高效作业,再到产业园区内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一系列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优质项目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今年以来,昆山工研院紧紧围绕全市新兴产业布局,持续在科技招商上发力、激发基地发展活力、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不仅彰显出时不我待的使命感,更展现出诸多令人欣喜的新变化与新突破。


 企业向新 

 精准招商,用心留企 

在科技浪潮中,企业积极探索新技术、新产品与新服务。4月初,记者来到昆山工研院引育的中勘迈普(江苏)科技有限公司,看到工程师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正全力以赴进行产品调试,力求早日交付。“公司最新研发的遥感大模型已经投入实际应用,正通过数字化手段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公司副总经理夏红满是骄傲地说。

昆山工研院围绕昆山市新兴产业布局,从“长三角”到“珠三角”,再到“全球网”,实施科技招商“攀高”计划。数据显示,目前由昆山工研院投资、培育的企业中,已有江苏潜在独角兽企业6家、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9家。

2-s.jpg

中勘迈普专注于空天遥感信息智能解译,以及遥感大模型研发及产业化,其核心团队深耕行业近20年。2024年,在李德仁、龚健雅两位院士的牵线搭桥下,中勘迈普落户昆山。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昆山不仅地理位置优越、产业配套完善,还为企业发展和项目落地提供全方位支持保障。未来,公司将持续提升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推动遥感大模型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企业快速落地发展的背后,是昆山工研院始终把招才引智作为加快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昆山科技招商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志山介绍,今年以来,昆山工研院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方向,面向全球布局招才引智网络,持续拓宽国际引才渠道与国际化科创平台,促进海外先进技术、高层次人才、产业化项目向昆山集聚,构建海外人才“引育用留”生态圈。同时,昆山工研院还着力培育了一支“能文能武”的技术经纪人团队,为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加速自主创新。

抓招商就是谋发展。昆山工研院紧盯消费医疗、新型储能、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在引进大项目、好项目的同时,当好“服务员”。今年以来,已促成成都航天模塑汽车零部件智造、新一代多用途电涡流类传感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一批项目落地。在2月初公示的昆山第二批昆山双创人才立项项目中,32家企业由市工研院培育,占昆山全市40%以上。


 园区向新 

 以“特”求质,以“专”逐强 

曾经破旧的工业厂房,如今已华丽转身,成为现代高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基地。3月25日,走进集成创新产业化基地,记者感受到这里朝气蓬勃的发展脉动。据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地边改造边招商,目前已累计引进澳倚蓝智能科技等项目12个。

3-s.jpg

作为基地首批入驻企业,苏州德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掌握着新一代高比能电池及其核心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技术。自落户以来,德加能源专注于新型电池电解质技术研发。在3月30日举行的德加能源固态电池量产发布暨固态电池研究院成立仪式上,首批产品实现现场交付,真正做到了发布即量产、量产即交付。

产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也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昆山工研院采用“大院大所+产业园区+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产业孵化基金”协同创新模式,分别共建医疗器械产业园、沪昆整形医学及抗衰产业园、集成创新产业化基地,加速构建“1院+N基地”创新格局,为昆山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建设注入全新活力。

4-s.jpg

位于沪昆整形医学及抗衰产业园的江苏伊素美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内,实验室、生产车间和办公区域一片繁忙。该园区聚焦干细胞生物技术、填充材料、超声等医美领域前沿技术,吸引培育了一批高质量科创企业。苏州若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中国生物“中生奥罗拉”项目总投资5亿元……自去年7月一期产业园开园以来,已累计入驻整形医学及抗衰类项目16个,初步实现医美行业全产品覆盖。

“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昆山工研院锚定“全市科技创新核心平台”定位,瞄准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按照“一园一品”原则,因地制宜规划建设特色园区,进一步凸显自身优势,增强发展动能。


 服务向新 

 拼出速度,抢出赛道 

“服务窗口摆放着清晰明了的攻关服务清单,服务事项、联系人等信息一目了然,企业能快速获取所需信息。”日前,前往昆山工研院祖冲之攻关服务窗口咨询的李先生满意地说。这份便捷得益于市工研院开展的“换位跑一次”行动。

5-s.jpg

“站在企业的角度去体验办事流程,发现并解决问题,这是我们开展这项行动的初衷。”1月中旬,昆山工研院技术攻关工作负责人陈雷在“换位跑一次”行动中发现,窗口存在服务事项不明晰、联系人信息不公开等问题,导致企业难以快速找到合适的创新合作伙伴。针对这些问题,陈雷与工作人员反复研讨,最终通过整合攻关服务清单,让企业能够全面掌握需求信息,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最佳合作对象。

服务内容“一单清”,精准服务提效能。为提升招商引资质量与水平,市工研院结合“攻玉实训班”,针对半导体、人形机器人、医美及抗衰等产业领域,精选产业发展动态、前沿科技热点等主题,以学习小组形式加强学习,探索“链上研学+”创新实践模式,深入研究产业,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与招商能力。

创新需立足当下,更要着眼未来。对照更高更新的发展要求,昆山工研院正积极制定服务全市产业发展的提升方案,旨在进一步发挥全市科技创新核心平台的作用,通过科技攻关和科技招商“双轮驱动”、科技金融和园区运营“双向发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力服务全市产业发展。

春光明媚,时不我待。沪昆整形医学及抗衰产业园正加大医美及抗衰产业相关产业链企业的招引力度,德加新能源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极安”固态电池震撼亮相,集成创新产业化基地也在火热改造升级……昆山工研院秉持“实”字当头,围绕产业定位,主动谋划项目、积极招引项目、用心服务项目,营造优良发展环境,加速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为昆山市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工研”力量。


来源:昆山日报,图片如涉及版权请及时与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