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

务“虚”促“实”谋发展 ——昆山市工研院召开2021年工作务虚会

2021-02-08

2月5日下午,昆山市工研院召开2021年工作务虚会议,会议围绕市委、市政府“高效运作工研院”“更好发挥工研院科技创新核心平台作用,重点在院校合作、人才引育、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突破”的要求,聚焦四大任务,开展了广泛讨论。董事长浦景松作总结讲话,总经理唐杰主持会议。领导班子其他成员、院部各部门、研究所及创新中心负责人参加会议。

半天时间里,院部七个部门,四个研究所、创新中心负责人,结合工作实际、学习思考,分别围绕祖冲之攻关、科技招商、科技金融、区镇协同及研究所改革发展等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及创新举措,逐一作了交流发言,分管领导进行了点评和补充发言。

浦景松在总结讲话时对此次务虚会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浦景松强调
  2021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院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实施“五争五最五突破”三年行动,积极承担国企科技创新板块发展重任,持续在高效运作上下功夫,努力在院校合作、人才引育、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以高质量发展助推昆山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杆城市。   

浦景松要求
●一要坚持系统性思维。工研院要发挥全市科技创新核心平台作用,融入到全市重点工作任务中,加快构建“123+NX”创新体系,全力推动人才、项目、资金等创新要素集聚。要在协同创新上多思考,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融合发展,全力助推昆山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
●二要坚持创新思维。工研院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切实做好理念创新、制度创新、运作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探索,寻求新突破。要学习借鉴德国弗朗霍夫成功经验,总结形成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发展新路径,打响工研院特色品牌。
●三要坚持市场化思维。工研院要进一步梳理“事业+企业”职能,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主线,在业务发展、管理模式、运作方式等方面加强市场化探索。要建立市场化激励机制,完善选人、用人、留人措施,为工研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