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

筑牢战“疫”硬核防线 工研院吹响复工复产“集结号”!

2020-04-29

    昆山工研院坚持抓当前与谋长远并重,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并重。连日来,积极统筹谋划,健全防控机制,按照“分步实施、分类甄别”原则,复工方案完善再完善,复工流程细化再细化,确保组织管理、物资采购、人员安排、场地准备等保障措施全部到位。

    2月24日,工研院迎来复工第一天,全院加强责任监管,科学部署、严防死守、多措并举,筑起复工的“硬核防线”。

    100%宣传力度,筑牢“首道防线”

    人未进楼,思想先行。通过易拉宝、LED显示屏等多种方式在大楼入口处、办公区域内形成广覆盖、无缝隙的宣传攻势,确保防控知识传达到每一位员工。根据院区、大楼疫情期间相关规定,整理形成了《疫情防控须知》,及时告知企业和员工,确保管理有章、复工有序。

100%入楼验证,筑牢“第二道防线”

    工研院大楼实行单一出入口的封闭式管理。在综合北楼入口处,设立专人全天候为复工人员验证身份、测量体温,双重验证通过后方可进入。身份验证环节采用了入孵企业爱力易达自主研发的系统,无接触的身份识别有效避免了病毒传播,红外测温仪也加快了测温通行的效率,“人防+技防”双管齐下,织密疫情防控网。

100%防控措施,筑牢“第三道防线”

    落实疫情防控企业主体责任,楼内各项防控举措确保防“疫”无漏洞。口罩是标配,员工进入院区必须佩戴口罩;消毒是常态,每日两次安排专人对办公场所进行杀菌消毒;测温是抓手,除入楼测温外,每日安排专人为复工人员测两次体温,并做好详细记录;督导是保障,每日四次对楼内各项防控举措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督导。

    工研院还积极协助楼内载体平台、科创企业复工复产,做好测温、环境保障等工作的同时,持续督促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各项措施。楼内浙大昆山创新中心、南大昆山创新研究院、邦融微电子、雾联医疗、爱力易达等单位陆续复工,每日进出大楼人数稳步增长,被疫情按下暂停键的工作,正被更充沛的干劲所“重启”。

(办公室)


  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第一副院长谢尔盖·奇日科,通过“一带一路”昆山国际先进技术研究院向昆山市委市政府和全体昆山人民致信慰问,表达了对中国和昆山朋友们牵挂之情,钦佩中国在抗击新型病毒方面采取的快速有效措施。并表示希望能够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双方科技创新合作水平。昆山市委书记吴新明在回信中表达了对白俄国家科学院诚挚的感谢,并希望双方能通过务实沟通和协同努力,在战略合作上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