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8
本报讯(记者史赛)“唰!唰!”在昆山博力迈三维打印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伴随着有节律的机械运作声,3D陶瓷打印设备稳定运转,各种结构复杂、量身定制的模型渐次成型。
“航空航天领域对零件的强度、密度、耐温性、耐腐性等特性有极端要求,结构的复杂性也同样对材料的加工制造工艺有着苛刻要求。”昆山博力迈三维打印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3D陶瓷打印设备的应用,为复杂零件制造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以应用于涡轮叶片的陶瓷型芯为例,如果使用其自主研发的3D陶瓷打印机生产,具有设计自由度高、产品研发周期短、制造成本低等优势,可以无需模具快速制造复杂结构陶瓷零件。与此同时,企业还正在积极研发型芯、型壳一体成型技术,目的是打破欧美国家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技术垄断。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是博力迈公司“一专多能”的缩影。此外,在医疗健康领域,利用工业级高性能陶瓷3D打印机,采用激光扫描固化高陶瓷含量浆料打印出氧化锆陶瓷义齿,且成本较低,材料利用率达90%以上,有利于3D打印陶瓷义齿的推广应用。当前,他们与北京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联合申报的科技部“激光制造与增材制造”重点专项——口腔修复体3D打印应用项目进展顺利,已启动3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口腔义齿牙冠用光敏氧化锆陶瓷材料”申请工作,预计2020年底可取得注册证。
“随着3D打印技术日趋成熟,新产品开发和样件制作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在昆山博力迈三维打印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看来,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深度产学研合作是推动企业持续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早在4年前,昆山工研院就联合高分子复杂结构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先进三维喷印装备研究所,立足先进三维喷印装备及材料研发领域研究,在国家工程实验室创新平台上加强产业合作推广,形成资源集聚。
以先进三维喷印装备研究所作为智力支撑,昆山博力迈三维打印科技有限公司步入创新发展“快车道”,目前已拥有高性能陶瓷3D打印机、高效与高温熔丝制造3D打印机等设备,业务从原来的3D打印设备的生产与销售,扩展至技术服务等方面。在先进三维喷印装备研究所所长王运赣看来,发展增材制造技术是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光固化形成、喷射成形和医用材料等增材装备制造,将加速三维打印技术应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