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5
1月1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来昆调研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他指出,要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创新发展,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副省长马秋林,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吴庆文,昆山市委副书记、市长杜小刚等陪同调研。
万钢一行首先来昆山国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了解企业创新发展特别是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等情况。万钢观看了企业研发的具有核心技术的先进设备和各类产品,他说,随着我国制造业水平不断提升,很多尖端技术有了“用武之地”,像国力电子这样的科技型企业,要持续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将更多有核心竞争力、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推向市场。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弗尔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万钢重点了解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围绕技术前沿、产业趋势、市场前景等问题,万钢与企业负责人、科研人员深入交流,称赞他们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典范,鼓励企业继续“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续扩大市场份额,拓宽产业化道路,努力走在产业发展的最前沿。位于昆山工研院的智能机器人研究所,是我市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核心研发机构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不仅在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等方面开展研发工作,同时还为企业提供新产品、应用系统集成等技术服务。“为更好推动科技转化,研究所孵化了多家衍生公司,经营收入超过1000万元。”看到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正在变成产品,万钢十分高兴,他指出,工研院是创新技术的发源地,要强化开放研发的理念,最大范围地将企业家、工程师聚集起来,集思广益、集智共享,使之成为技术创新的大世界。科技创新不能关起门来搞,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促进国内外技术、资本、知识等创新要素有效对接,加快攻克关键共性技术。
近年来,昆山坚持聚力创新、精心服务,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去年列入苏州市级以上科技项目335项,承担2项国家重大专项和8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调研中,万钢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给予肯定,希望昆山把握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各类技术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牵头承担重要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任务,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持续增强产业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转载自《昆山日报》)
智能机器人研究所业务概况
自主研发:智能所目前已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200余件,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4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50余件)。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863项目子课题2项,江苏省科技项目5项。被认定为“苏州市服务机器人重点实验室”。
技术服务:2017年度,智能所承担昆山企业横向委托合同11项,合同金额合计575万元;横向收入到账金额623万元。被评定为“江苏省商务服务平台——智能机器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昆山市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昆山市智能机器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成果转化:智能所衍生公司着力开展服务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的产品化设计和市场推广工作。目前好博特家庭服务机器人和酷博模块化教育机器人已实现量产,康博特多功能轮椅已完成设计和型式检验,正在进行医疗器械注册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