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1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产研院)成立于2013年,是省政府直属的新型产业研发机构,由总院和专业性研究所、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组成。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运行,在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产业领域已布局建设了24家专业研究所,共实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近1000项,累计衍生或孵化企业260余家。
产研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下设专业研究所,实行“一所两制”,即对同时拥有在高校院所运行机制下开展高水平创新研究的研究人员和独立法人实体聘用的专职从事二次开发的研究人员实行两种管理体制,大力引导高校院所资源服务企业创新。总院主要负责专业研究所的布局与管理、重大项目的组织、产业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创新资源和成果的集聚、技术转移与投融资服务等。
产研院围绕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需求,以服务企业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为宗旨,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以产业应用技术研发为重点,以国际化视野全球招聘专业领军人才,按照项目经理制组织实施重大创新项目,努力建设成为世界有影响、全国最前列的新型产业研发机构,并在产业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胆尝试和探索:
实行“合同科研”。产研院通过重点评价专业研究所产出技术的交易量(合同科研)和衍生孵化企业绩效等,引导研究所加快技术与市场对接的步伐,突破以往财政对研究所的支持方式,不再按人员编制和项目分配财政经费,而是根据研究所服务企业的科研绩效决定支持经费,从而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如采用“合同科研”制的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所,促使80%以上的科研成果得到顺利转化。
开展“股权激励”。产研院规定作为独立法人的专业研究所拥有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和处置权,鼓励研究所让科技人员通过股权收益、期权确定等方式更多地享有技术升值的收益,实现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的对接。如激光技术研究所的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项目,300万技术加200万的研发创造了近8000万的技术价值,研究所享有约1/3,团队享有约2/3。
多样化的技术转移方式。产研院形成了定向转移、跟踪服务、二次开发、联合攻关、国际转移五种有特色技转模式,还成立了技术交易市场,开通“苏技e”在线技术交易平台,打造集技术转移服务、知识产权交易服务、科技金融服务为一体的完整链条。例如,先进汽车技术研究所引进日本公司的技术,经二次开发转移给国内企业;医药生物研究所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并将技术转移至2家国内上市企业和一家美国公司。
省产研院在以国际化视野全球招聘专业领军人才,按照项目经理制组织实施重大创新项目,实行合同科研根据科研绩效决定研究所经费以及加大研究人员的股权激励上作了非常好的创新,值得我们借鉴。
(规划发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