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1
记者昨日从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我市企业年报已全面截止,到今年6月30日共完成各类市场主体2014年度年报公示107835户,年报率 76.6%。下一步,我市将组织开展年报抽查工作,对于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的等情况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经 营异常状态并向社会公示。
年报制获得不少企业的点赞。一家广告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一直注重规范经营,每年年检也能过,但是会耽误很多时间,尤其是准备财务数据等年检资料,一旦疏忽资料不全,还要多跑几次,既费力又费时。不过现在好了,实行了年报制度,企业每年就少了一些事情,可以更加专注于经营业务。
新制度的实施除了方便广大经营者,也方便了市场监督管理。年检制被年报制取代后,意味着全市的市场经营主体不再需要一年一次到工商部门递交纸制年检材料,只需每年在约定的日期内通过互联网上报需要公示的年度报告内容即可。两者虽然仅一字之差,却有着本质区别。年检和年报主要有申报方式、监管方法、检查方式和承担责任四个方面的不同,不仅方便了企业,还提高了监督管理效率。
年报制度作为信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建立自身的信用体系,促进诚信经营。就像交通违规一样,违规信息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可以查询到。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对于未按时完成年报的、未按条例要求该公示信息而未公示的、故意回避不予配合抽查的、查无下落的等多种 情况都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经营异常状态并向社会公示。截至此次年报结束,尚有9000户没有报。市场主体一旦列入异常名录相当于背上了诚信问题标签,对于以后谈合作、谈业务等都将带来较大影响,而列入异常名录三年内依然达不到整改要求的,将被打入“黑名单”,这样的企业主出国都将难以成行。为此,我市 在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省县级市最多的情况下,高度重视年报工作,开展了学习培训,组织系统内部学习,并利用政务网、电视、报纸、微信、短信平台、电话通知 等多种手段,向市场主体广泛宣传培训企业年报方式、相关规定与要求,印发年报提示宣传材料,建立年报通报制度和督查制度。(李传玉 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