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9
6月27日,退休教师徐水根在第四届公益创投大众评审中过了一把“评审瘾”。“有新意、有价值且可操作的项目,才能从我手里拿到票。” 徐水根听得很认真,把关也很严格,18个项目里他只投了10张票。
项目行不行,不再关起门来自弹自唱,第四届公益创投首次创新性引入大众评审环节,通过微信、网络论坛、社区海报等形式,向社会征集企业员工、退休职工、 高校教师、在校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等50名大众评审员。活动组织方邀请其现场观摩,并通过举牌投票的形式自由表达个人“好恶”。
第四届公益创投于3月初启动,共有68家社会组织申报87个项目,涉及为老、助残、济困、社区治理等诸多服务类别。市民政局委托项目承办方昆山市乐仁公益发展中心对申报机构及项目开展项目财务预算合规性等尽职调查和初期专家评审之后,60个项目进入大众评审环节。
当天,各社会组织负责人使出浑身解数,PPT、视频轮番上场。《舞动青春——新昆山少年舞蹈校园行》、《我的明天非一般精彩——花桥外来务工者子女关 怀》等项目依次亮相,或以故事切入,或以数据阐述,或以情境铺开,各展风采。台下,大众评审员边看边听边思考,并不时记录下要点。
“以前从新闻上听说过社会组织,但一直不知道到底是干什么的,今天零距离参与后才发现,其实他们做的事情和我们每个人都紧密相关。”17岁的李佳刚参加 完高考,从朋友圈里看到招募信息后和同学一起报了名。“我对那个关爱民办学校学生教育问题的项目比较感兴趣,投了他们一票!”李佳说。
群众投票给出最真实的民意,也为组织方更广泛地了解市民对公益创投项目的需求提供了渠道。“作为创投项目直接服务方和受益方,群众也应是公益创投的参与者。引入大众评审,就是为群众和社会组织搭建一个对话和交流的平台。”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群众买不买账,是对社会组织项目价值的最有力考核,本届公益创投后期将继续创新公益创投进社区等形式,更加注重群众需求调研及群众感受。
据了解,通过专家评审和大众评审分别占30%和70%的评分体系,最终入选项目将在3个工作日内产生。昆山公益创投活动自2012年启动以来,累计利用 1500万元福彩公益金为114个公益服务项目提供资助和团队能力建设,为覆盖全市的近25万名群众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服务。(占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