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

28岁的尤跃东开发新型人机交互技术产品——打造昆山版“钢铁侠”

2015-05-15

    开栏的话 
    团市委近期在全市评选出一批“创新创业”青年榜样,他们或在全球首次实现快至3天的电源芯片定制服务,或利用电商平台将阳澄湖大闸蟹卖到淘宝第一,或在 国内领先研发新型人机交互技术产品,彰显了新时期昆山广大青年勇于创新、乐于创业的精神风貌。本报即日起推出“转型升级青年当先锋”专栏,激励更多青年在 昆山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生动实践中奉献青春、展示青春、书写青春。
尤跃东想要什么东西,只需动动手指,机器人便立马代劳,这一切只要通过他手臂上一条类似手链的穿戴式智能控制臂环来完成。
    28岁的尤跃东现在是昆山美莱来工业设备有限公司的核心创始人、运营总监,其率领的科技团队今年被团市委评为昆山“创新创业”青年团队。3年前,他还只 是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器人所的一名研究生,毕业后成为上海通用一名薪资丰厚的研发工程师。后来,他被在昆创业的朋友“撺掇”,在昆山高新区 机器人大学科技园经营自己的机器人乐园。
    不用手触碰,没有遥控器,尤跃东站在10米远的地方与机器人互动:手打开,机器人前行,左摆,左转,握拳,停止……尤跃东的团队一起步就在国内领先,在人机交互研发项目上,国内市场尚无类似技术产品。
    一些创投公司看过之后称赞尤跃东像在导演一部科幻片,尤跃东说,这是一场他与自己的“战争”。尤跃东从小喜欢机器人玩具,本科时在各类机器人创新大赛上抱回了一摞获奖证书,研究生阶段专门研究机器人,如今他依然在与自己的机器人梦想“较劲”。
    “有开发能力,就不怕被人模仿。” 尤跃东从事的是缺乏“参照物”的人机交互高科技产品研发,他坚持要在机器人领域捣鼓出点新花样。“创新与公司大小无关,看你愿不愿拼、敢不敢拼。”
尤跃东的团队只有12人,其中有2个博士、6个硕士,大部分都是85后。在近2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内,大家跟着他每个月领着两千元左右的生活费,主动 放弃休假,常常从早上七八点埋头干到半夜十二点。而在智能控制臂环的核心研发期,为了攻克一个技术难点,半夜召集视频研讨会是家常便饭,大家围着电脑一讨 论就是一宿。
    不能用待遇打动人,就用梦想 鼓励人。作为领头羊,尤跃东经常早上第一个来,晚上最后一个走,由于长时间对着电脑写编程、搞调试,颈椎开始不适。虽然家在上海,但尤跃东半个月都难得回 去一次。在他的带领下,这款历时半年研发的产品,依靠捕捉佩戴者手臂肌肉的生物电变化,对常用的基本手势识别准确率达90%以上。
    带着技术来昆山,更要让技术在昆山落地。在昆山推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战略大背景下,尤跃东感受到了一股跳动的创新创业热潮,他对未来充满信心。“智能 硬件是工业4.0的重要细分领域,人机交互是一项前沿技术,而昆山高新区是机器人及精密装配制造的创业沃土。”尤跃东相信,只要有毅力,他的机器人梦想和 创业梦想终将在昆山并肩生根。
  全媒体见习记者 占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