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

“3515”绘出蓝图 转型发展步伐加快新兴产业强劲拉动工业增长

2012-06-11

    本报讯 今年前4个月,全市新兴产业实现产值456.2亿元,增长40.5%。自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作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实施“3515”计划(打造3个千亿元级产业、5个百亿元级产业、15个百亿元级企业)部署以来,全市新兴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带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步伐更加轻快,也展现了昆山决胜现代化的精气神。
    在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我市先后出台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等系列引导扶持政策,逐步做到一个产业一项政策,一个行业一套措施,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的激励引导效应。每年市镇两级财政用于科技支出、人才专项资金支出尽可能多地向新兴产业领域倾斜。去年用于引导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支出达3.7%,占全市财政用于科技支出总量的近70%。位于昆山高新区的迈致治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端电子产品测试系统研发设计和生产的高科技企业,主要客户为国际IT巨头苹果及富士康、仁宝等。今年以来,该公司订单源源不断,仅苹果公司5月份已下单达8000多万元,预计7、8月份苹果公司将再下单近1亿元。公司董事长黄亚福告诉记者,今年销售收入将轻轻松松突破1.5亿元,上缴税收超过2000万元。
    据了解,围绕实施“3515计划”,全市各区镇进一步明确了主攻方向,新兴产业集聚度不断提升。昆山开发区重点发展光电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昆山综保区重点推动加工贸易向保税物流、货物贸易、研发检测等功能拓展。昆山高新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显示、生物医药、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花桥国际商务城重点打造服务外包、区域总部、物流配送和商贸服务等产业集群。各特色产业基地、科技创新载体也是特色鲜明、发展迅猛。
    如今,在龙腾、龙飞、旭硝子、维信诺、康佳电视等龙头型、科技型项目的带动下,我市光电产业集聚了一批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在国内率先形成“原材料—面板—整机”的完整产业链,正全力打造产出超3000亿元的产业集群。小核酸产业几乎囊括了全国业界最优秀的院士、学者等高端人才,成立了江苏省小核酸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担了6个涉及小核酸制药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多个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创新课题,申请、获得小核酸制药相关发明专利近百项,十余个小核酸药物品已经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搞核酸、到昆山”已在全国喊响,预计未来3到5年内,小核酸产业规模将达到100亿元。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新兴产业领域拥有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2家、40亿~80亿元的企业3家、10亿~40亿元的企业25家。
    在“3515”计划的指引下,新兴产业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逐步显现。去年,全市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188.7亿元,同比增长24.5%,增速高于全市工业增幅10个百分点。今年1~5月,我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894.4亿元,增长11.1%,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456.7亿元;完成服务业增加值371.8亿元,增长18.2%。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和离岸执行额分别增长86.2%和103.1%。
    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后,我市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3515”计划,以扩大开放为前提,以基地化发展为方向,以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以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为抓手,更大力度、更高层次推动新兴产业的“稳中快进、又好又快”发展。
(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