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29
“昆山产业创新的方向和主题”研讨会在台举行 石泰峰会见出席研讨会的台湾资政专家
本报讯 5月24日下午,由昆山产业创新研究院主办的“昆山产业创新的方向和主题”研讨会在台湾世贸联谊社举行,应邀出席研讨会的近20位台湾重量级资政专家,围绕昆山台企转型升级、产业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进一步明确了昆山产业创新的发展方向。江苏省委副书记石泰峰会见出席研讨会的台湾资政专家并讲话。昆山市委书记管爱国出席并致辞。市领导顾剑玉、黄健、韩卫、夏小良、吴卫东,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许胜雄、台湾资讯工业策进会董事长史钦泰等专家出席研讨会。
石泰峰在讲话中指出,昆山是苏台合作互利共赢的典范,在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方面走在前列。目前,江苏正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春江水暖鸭先知,昆山最先感受到这方面,也是最先尝试突破。昆山和整个江苏一样正在求开放,越有困难越要开放,关起门来就没有开放,我们正在进行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科技创新,创新会让江苏、让昆山跑得更快。他希望广大台商对昆山要有足够的信心,昆山不仅是现有台资的高地,还是创新的高地,将为苏台合作创造示范高地,相信两岸合作赢天下,更会两岸合作利天下。
管爱国在致辞时说,不论是台湾的“黄金十年”,还是大陆的“十二五”规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两岸经济发展的共识。昆山台湾血脉相连,昆山未来发展更与台湾密不可分。今天邀请各位共同探讨昆山未来的产业创新,就是希望借助大家的丰富经验和高超智慧,结合台湾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为昆山产业发展把脉,指明一条以“产业结构更优、内生动力更足、科技含量更高、发展后劲更强”为方向,以“昆台携手、深化合作、顺时应势、再造辉煌”为主题的产业创新之路。
研讨会上,管爱国还介绍了昆山的产业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他说,一方面,外部环境的压力倒逼昆山产业创新。另一方面,自身发展的瓶颈倒逼昆山产业创新。
同时,产业创新离不开适宜的环境和土壤。我们认为,昆山进行产业创新有“六大优势”:雄厚的产业优势、优越的区位优势、独特的对台优势、高效的服务优势、强大的载体优势和优惠的政策优势。
管爱国说,近年来,昆山在产业创新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一是在构筑创新平台方面,培育产业发展载体,打造产学研创新平台,成立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二是在集聚创业英才方面,突出人才优先,加大人才投入;树立全球视野,引进国际人才;坚持以用为本,培育新兴产业。三是在培育新兴产业方面,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管爱国恳请各位专家学者一如既往地对昆山发展给予关心和指导。
台湾中原大学吕鸿德教授在发言中说,开放的昆山成就了昆山的地位,它的跨越发展说明在困难的时候更要求开放、抓创新、融众智。可以把昆山当作一个新区、特区或是综合试验区来看待,在融资、融智、融制方面寻求更大突破。他认为,通过昆山的实践,我们可以说软实力+硬实力=巧实力;中国元素+全球思维=未来趋势;台湾竞争力+大陆市场力=华人竞争力,两岸合作赢天下。
研讨会上,台湾电电公会理事长、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焦佑钧,统一集团总裁林苍生,台湾政治大学经济系教授、“国政研究基金会”科技经济组召集人林祖嘉,台湾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薛琦,台湾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董事长汪雅康,台湾商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陈厚铭,财团法人“中卫发展中心”董事长、台湾“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原台湾工研院副院长谷家恒等专家畅所欲言,为昆山产业创新发展贡献了很多真知灼见。 (樊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