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29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昆考察侧记
五月的昆山,风和日丽,夏麦穗满。城乡各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处处呈现出决胜现代化的蓬勃发展景象。
5月21日~22日,带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李学勇等领导的陪同下,来昆考察。
考察期间,李克强一行深入田间地头、社区广场、农民家中以及高科技企业,走访调研,看望慰问基层干部、普通村民和企业员工,对昆山发展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再一次提振了昆山人民决胜现代化的精气神。
陪同李克强副总理来昆考察的有: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国务院副秘书长尤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王志刚,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宁吉喆等。
江苏省领导李云峰、蒋宏坤、樊金龙,苏州市领导周乃翔、王少东、张跃进,昆山市委书记管爱国,市委副书记、市长路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沈黎明,市政协主席毛纯漪等四套班子领导陪同考察。
“群众满意就是最高标准”
老百姓的生活条件有哪些需要改善?基层组织建设有哪些需要提高?群众对党委、政府还有哪些新期待?这些都深深牵挂着中央领导的心。
5月21日16:30许,李克强副总理一到昆山,就赶赴周市镇市北村进行调研。
市北村是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曾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生态村等荣誉称号。沐浴着党中央的关怀和嘱托,市北村干部始终牢记“把群众放在心坎上、做人民好公仆”,率先推行“五道保障”、“八业富民”和“八项福利”,正朝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样本村”的目标奋进。
“大家好!”李克强副总理一下车,就与基层干部握手问好,并挥手问候正在市北村蔚州广场上休闲的村民。
来到市北村的宣传栏前,李克强认真倾听村党委书记吴根平的汇报。“你们村有多少人口,村民收入如何?”李克强边听边问。“户籍人口2675人,新昆山人6000多人,去年村可支配收入达到225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4900元。”听到这些数据,李克强频频点头。
“你们都喝上自来水了吗?水厂供水能力如何?”看到一组组生动的建设现场照片,李克强驻足询问。管爱国汇报说,现在全市实现了“一个龙头”供水,去年长江引水工程提前建成投运后,昆山构建起了长江和阳澄湖傀儡湖“江湖并举、双源供水”的新格局。李克强听后露出满意的微笑。
在广场上的凉亭里,李克强热情地与环卫工人、老年人、广场跳舞的阿婆们亲切交谈。
“你是当地的村民吗?还种地吗?收入有多少?”“是当地的。不种地了,在企业上班,一个月2000多元。”
“还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求?”“现在农民也有医保、城保了,老年人还有各种优待,对村干部挺满意的。”
此时,李克强高兴地说:“上级政府对基层工作是否做得好的最高标准就是看群众的满意度,群众满意,党委、政府才放心。”
随后,李克强一行又来到市北村便民服务中心,察看各服务窗口工作情况,与工作人员和前来办事的居民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党员服务、人民调解、劳动保障等内容。正在咨询医保的市北村村民陈惠南告诉李克强副总理,村里建有医务室,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就能看好,参加医保后个人只需付10%费用,而且大病医药费报销不封顶,老百姓很拥护这些政策。李克强说,昆山的医保水平很高,走在全国前列,真的是高水平小康了,将来还要现代化,你们真不是传统的农村啊。
“祝你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来了,来了!”翘首等候的市北村村民激动地喊了起来。16:50许,李克强乘车参观了市北农民新村,并到村民朱洪发家中做客。
看到老朱家的花园别墅气派宽敞,窗明几净,现代化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李克强特别高兴,拉着朱洪发的手在他家门前的院落内坐下来,促膝聊天。
“今年多大岁数了?”“76岁。”
“气色不错呀,生活怎么样?”“生活好,好,好。”
听到这儿,李克强转头大声问边上聚拢过来的群众,“你们大家觉得生活怎么样?”“好!”群众们齐声回答道。“有没有什么困难?”“没有!”听到这些响亮的回答,李克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听说你开了一家工厂,是做什么的,现在情况怎么样?一年销售多少?”李克强又问朱洪发的儿子朱文祥。
“工厂运营很好,是做餐具类不锈钢配件的,一年销售有1000多万元呢。”朱文祥说。
“干得好,收入不错。”李克强称赞道。
“你们的收入怎样?”李克强又扭头问身边的老百姓。
“我们吃饭不愁,住得也好。”一位大爷接过了李克强的话茬。
“看病有报销的吧?自己要出多少?”
“有的,自己只要出10%。”“报销封顶吗?”“不封顶。”
听到老大爷的回答,李克强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说,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群众收入上去了,看病养老有了保障,就解除了后顾之忧,这也会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发展经济奠定基础。
随后,李克强又关切地问大家:“还有什么更高的要求?”面对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李克强副总理,朱洪发一家和围拢的老百姓一点也不拘束,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此时,老朱还掏出身上的社会保障(市民)卡、老年人优待证等卡片说:“现在各级政府对老百姓很关心,养老、医保等社会保障到位,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了……”“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老百姓高兴,你们高兴,我们就高兴。”李克强动情地说。他祝愿市北村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考察途中,看见路边的一片麦田中,金黄色的麦穗随风摇曳。李克强立即让驾驶员靠边停车,走进麦田查看小麦的长势,并向农民了解农业补贴发放及农产品价格等情况。李克强对身边的干部说,要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大宗农产品供应,为稳定经济运行提供坚实支撑。
“希望就寄托在你们身上”
李克强副总理十分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5月22日早上,他又专程视察了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是继LCD(液晶显示器)之后的新一代显示技术,被业界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型显示技术之一。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依托清华大学的科研实力和人才优势,专门进行OLED技术的自主研发和规模生产。如今,公司已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家OLED规模化量产厂商,截至目前拥有300多项专利(包括40多项国外专利),完成1项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和1项军用标准,今年还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李克强来到这里,详细询问企业核心技术、产品应用领域和市场销售情况,不时露出赞许的笑容。“这是我们近期刚刚开发出的一款12英寸的大尺寸显示屏,技术水平与国际同步。”在公司展厅内,维信诺公司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副校长邱勇自豪地向李克强副总理汇报。此时,管爱国汇报说,去年昆山维信诺公司还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代表了国家水平。今年3月,清华大学与昆山签署了AMOLED(主动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产业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昆山建设5.5代AMOLED大规模生产线以及AMOLED创新研发平台等,需要投资150亿元。届时,维信诺公司将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拥有PMOLED(被动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大规模生产线和AMOLED大规模生产线的企业。听罢,李克强高兴地说:“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是国家战略,国家应该支持。国家发改委、省里要组织专家评估,专家认定具有领先性而且具有核心竞争力,国家将投资给你们。要帮助中国自己的企业科技创新,占领市场。”
离开公司前,面对朝气蓬勃的年轻企业员工,李克强深有感触地说,此前,他参观过国外的OLED企业,曾经被他们领先的技术震撼过。但今天到维信诺来,看到民族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感到深受鼓舞。“我们虽然与他们有差距,但我们不是在完全步国际先进水平的后尘,而是两条腿在走路,一方面在追赶,向世界先进水平学习;一方面在依靠我们自主的力量研发,迎头超越。你们代表了自主自强的民族精神,更代表了一种希望。我们国家有13亿人口,在显示技术、显示器件等方面有巨大的市场,这个市场是向全世界开放的,因为有了你们的努力,让我感觉到在这个开放的过程中,中国企业不仅可以与国外强手进行平等竞争,而且还具有优势,希望就寄托在你们身上!”
李克强指出,在当前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企业要赢得市场这一宝贵资源,关键是要依靠技术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瞄准前沿领域,开发潜在需求,迎头赶上,实现跨越发展,用创新的产品开拓广阔的国内市场和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考察期间,李克强还听取了管爱国、路军关于昆山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汇报,对昆山发展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昆山开拓创新,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走在江苏乃至全国“两个率先”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