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5
本报讯 昆台合作多年,在新形势下如何创新投资环境、加深交流合作?在昨天上午举行的昆山投资环境创新研讨会上,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中国发明协会理事长朱丽兰、科技部办公厅副主任蒙建东应邀出席会议。市委书记管爱国在会上讲话。市领导张雪纯、沈黎明、毛纯漪、顾剑玉、黄健、夏小良、沈晓明、汤土云、江皓出席会议。会议由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震涛主持。研讨会由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昆山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昆山产业创新研究院和台湾富兰德林咨询公司共同主办。
管爱国在讲话中说,过去的昆台合作主要在制造业方面走出了一个昆山模式,也为很多其他城市提供了经验。今后昆山怎么办?昆山的特色在哪里、优势在哪里,是否具备两岸合作的先行先试优势,这是研讨会要研究的课题。所以昆山成立了创新研究院,就是要保持昆台合作的先进性。
管爱国说,近年来,昆山抓住两岸和平发展、ECFA和MOU签署实施一系列机遇,以打造两岸经济、科技、文化、生态合作先行先试区为目标,不断创新和优化投资环境,推动昆台合作向更高水平、高宽领域、更深层次融合发展。在电电公会对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评估中,昆山已经连续三年位居“综合实力极力推荐城市”第一名;同时,在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排行榜上,也连续三年位列第一。
管爱国与与会嘉宾分享了昆山正在研究、即将出台的推进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政策。管爱国说,去年12月18日,温家宝总理来昆山调研,为昆山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全力帮助台资企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近几个月,中央各相关部委、江苏省委省政府在昆山进行了密集的调研,正在研究出台鼓励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昆山也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新形势、新机遇,结合企业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适时调整并即将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也可以说是新28条。其中包括了支持台资企业开展自主创新、促进台资企业内销便利化、鼓励台资企业向服务业转型、积极鼓励台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上柜融资、推广生产力提升辅导体系、倡导企业节能减排等一系列措施和鼓励、奖励政策。
管爱国表示,在外部环境相对困难、发展形势相对严峻的情况下,昆山将和广大台资企业坚定地站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创新服务的理念和手段,加大各类要素组织配置的力度,努力以更加完善的功能、更加灵活的机制、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宜居的环境、更加优质的服务,优化企业经营发展的环境,全力支持企业稳定发展。在保障用工方面,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需要,制定个性化招工计划,开展专场招聘;对技工和人才给予补贴;大力建设新昆山人集中居住区;主动加强监管,确保企业用工。在保障融资方面,积极吸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机构入驻昆山,鼓励银行创新融资方式,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在保障用电方面,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做好调查摸底,全面掌握企业用电需求,科学制定用电方案,合理调度、有序用电,保障企业迎峰度夏、平稳用电,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加大对企业自发电的补贴力度,强化供电保障能力。 管爱国最后表示,昆山与广大台商血脉相连,昆山成就了台商的事业兴旺,台商造就了昆山的持续辉煌。昆山将以感恩的心、责任的心、真诚的心,不断推动“昆山服务”和昆山投资环境再上新水平。
研讨会上,台湾中国科技大学讲座教授王弓作了《昆山转型升级的一些观察》主旨演讲,提出转型升级是永恒的挑战,创新是唯一的答案,并提出了昆山转型升级的长期和短期战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特聘教授常修泽作了《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分析了未来宏观经济的走势。昆山产业创新研究院作了工作汇报。
昆山投资环境创新研讨会自2004年以来已经举办了九届,为关心两岸经贸发展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部门搭建了很好的体制机制创新平台,也为昆山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和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