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

率先现代化的动力是创新

2012-03-20

    本报讯 3月17日下午,2012年度第一场形势任务报告会在市委党校举行。著名经济学家、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作了《关于区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思考》专题讲座。市委书记管爱国等四套班子领导聆听了讲座,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杭颖主持讲座。
    报告会上,洪银兴教授以经济学视角,从现代化目标、区域现代化的特征,以及怎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洪银兴指出,现代化包括科学技术、人民幸福、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水平现代化四大方面,现代化的追赶目标不仅仅涉及工业化、城市化,还应该涉及信息化和绿色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以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为参照系的,现代化对当今中国的重要现实意义在于以现代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在谈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与全面小康的关系时,洪银兴指出,现代化不是数量上的简单扩大,而是质的飞跃和提升。全面小康有中国特色,而现代化有国家标准。全面小康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经济要求,现代化则突出满足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这其中不仅仅看收入,还有文化、精神、健康等多方面的需求。在分析现代化的区域特色时,洪银兴说,现代化的区域指标与国家指标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区域指标中应该具备人民幸福、信息化、普及高等教育、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必要指标,在工业化、城市化、服务业化等指标上则是有弹性、可选择的,但这些选择性指标也有现代化要求。
    在分析开放条件对区域现代化的影响时,洪银兴建议昆山依靠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等级,以创新型经济和先进的产业结构所要求的较高的知识和技术水准,吸引高层次人才,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他指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动力是创新,创新驱动就是要特别重视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要把人力资本作为创新的核心要素。洪银兴还重点阐述了人的现代化和城市的现代化在现代化战略中的重要意义。他说,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是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要着力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则要凸现城市的创新中心功能、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文化软实力,以及文化教育和医疗中心功能。
    洪银兴指出,强市场和强政府是江苏的体制优势,通过政府的强力推动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制度保证。现代化建设中,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创新环境。政府要打造大学与企业协同建立创新联合体的环境,激励创新的公共服务环境,支持创新的金融服务环境,智慧城市、公共创新平台等基础设施,以及吸引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的宜居宜研宜产业化的环境。报告中,洪银兴还结合当前经济形势,提出了深化改革,支持实体经济领域的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