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13
大棚里的植物需要灌溉了,轻点鼠标,棚内的滴管就会自动喷水;湿度太高了,鼠标一动,循环风机就会自动通风抽湿;连续阴雨、光照不足,通过电脑,打开棚内补光设施,人造日光浴就搞定了……在玉叶蔬食产业基地物联网设施大棚内,种菜就是这么“简单”。
在玉叶基地的监控室里,记者看到,工作人员的电脑上正滚动显示着工厂化育苗中心各个物联网设施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实时数据。“你看,这几天连续阴雨,现在棚内湿度已经高达95.2%,应该赶紧抽湿。”基地工作人员一边向记者解释,一边在电脑内输入数据,点击鼠标,屏幕马上显示循环风机已经运行,短短几分钟过后,棚内湿度参数迅速下滑,稳定在60%。过去种菜,必须去田间地头观察,现在只需要在电脑前点点鼠标就能知道,而且有计算机的把控,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标准化操作。
可以监测监控土壤湿度、光照,实现内外部气象数据的实时传输,遥控进行灌溉、抽湿、降温、补光……物联网能做的事情还真不少。玉叶蔬食产业基地经理李为观介绍,目前,物联网技术已经在玉叶基地7000平方米工厂化育苗中心得到全面运用。运行结果显示,通过该技术,基地培育出的种苗不但整齐度、成活率等方面明显高于普通种苗,而且由于生产环境适宜,苗龄也大大缩短。“上个月刚刚发放给瓜农的7万多株早春红玉瓜苗,育苗存活率比以往提高了10%以上,时间也缩短了10~15天。”李为观告诉记者,物联网带来的好处还远不止这些,玉叶基地还将质量追溯系统融入到物联网中,从而有助于实现农产品在生产、采收、物流等关键环节的全程监控和信息获取,提升餐桌安全。此外,运用物联网中的气象日常监测系统,不间断地对大棚内外部数据实时监测,可详细记录作物最佳生长参数。未来几年,玉叶基地将为每种作物建立档案,建立数据库,把传统种植中的个人经验转化为标准化、精准化、科学化的种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