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5
昆山日报10月18日讯从世界第五大太阳能电池制造商茂迪新能源到专业从事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制造的迅力光能,再到国内为数不多从事燃料电池系统开发生产的弗尔赛新能源,昆山国家级可再生能源产业基地目前已聚集了30多家能源企业,总投资达60亿元,正加速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锁定太阳能、风能、LED节能照明、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部件、智能电网等新能源领域,加强招商引资,不断完善产业链,实施产业集群化发展”,这是可再生能源产业基地快速发展的关键。今年3月15日,昆山弗尔赛能源有限公司在昆山高新区开工奠基,标志着被业界认为是“清洁能源”的燃料电池将实现“昆山制造”。据介绍,该公司成功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智能控制系统,并与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合作成立“同济-弗尔赛燃料电池联合研究所”,成功完成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用于微型车、观光游览车的小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工作。“选择在高新区落户,正是看中这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环境和产业态势。”昆山弗尔赛公司董事长顾荣鑫说。
除沿产业链招商外,基地内企业也纷纷利用基地的优势,抢抓新能源发展的机遇,积极扩大产能,拓展海内外市场,壮大企业实力。昆山茂迪(苏州)新能源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集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从注册到现在只不过短短4年多时间,但公司几次增资,注册资本从最初的800万美元增加到目前的上亿美元,产能也翻了几番。
昆山迅力光能有限公司在自主研发成本低、质量轻、柔性可弯曲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基础上,正逐步将一些核心技术从美国转移到昆山高新区,并引入产能35兆瓦的生产线,年产值可达5000万美元。通用硅太阳能电力(昆山)有限公司单晶硅产量也进行了扩充,成为国际技术领先的晶体硅制造商。
基地还规划建设光伏产业投融资平台、光伏产业教育培训中心、太阳能原材料交易中心、光伏产品客户服务中心、国家级实验室、国家级中试室等功能设施,正在建设集研发、制造、展示、检测、科普五大功能于一体的低碳产业主题公园。据介绍,到2015年,基地太阳能光伏产能将达5200兆瓦,风力发电机叶片1100套,基地总产值达到千亿级。(张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