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9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是省委省政府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六个注重”要求,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作出的重要战略抉择,也是江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难题、构筑新的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江苏有基础、有条件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发展赶超,抢占竞争制高点,走出一条以创新驱动为特征的“先发之路”,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成为创新体系富有特色、创新主体充满活力、创新机制健全高效、创新人才高度集聚、创新文化鲜明活跃、创新环境愈益完善的地区。
推进科技创新工程是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大举措,也是江苏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向经济强省跨越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必须聚焦战略目标,把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作为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的主攻方向,把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作为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的主要途径,把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作为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的重要支撑,把集聚高端人才作为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的关键环节,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省上下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活力。
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必须确立高端化的目标定位。从“苏南模式”到外向型经济,江苏依靠发展要素的创新组合实现了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进入“十二五”,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新机遇,江苏必须着眼产业发展高端环节,大力集聚高层次科技人才和高端创新资源,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性、高成长性的产业和产品,推动建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必须拥有世界的眼光。认识我们的省情和发展阶段离不开世界眼光,科学定位产业布局和发展路径离不开世界眼光,招才引智、集聚资源同样离不开世界眼光。江苏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竞争的视野应当面向国际,发展的坐标也应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推进科技创新工程也必须在开放中进行。要用世界的眼光来开阔我们的视野,用先进的方法来丰富我们的路径,用先进的经验来提高我们的本领,推动江苏科技加快融入全球创新体系。
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必须采用市场化的手段。要把高校、把企业从政府依赖中解放出来,倡导“先找市场、再找市长”,让市场评判科技成果的价值、让市场检验自主创新的成效。要秉承资源整合的理念,更加注重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以政策机制的突破推动科技创新的突破。要提高配置优质创新资源的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强全局重点与地方特色优势的“双向衔接”,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优势叠加”,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要依托市场力量,积极探索放大科教资源优势、推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有效机制和途径,在整合科技资源、加强技术转移、支持多元投入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把科教和人才优势切实转化为竞争和发展优势。
全省各地要进一步增强推进科技创新工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确保科技创新工程每年都有新进展、五年实现大突破,让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2015年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