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7
企业股票上市了,研发中心揭牌了,企业总部落户了……今年以来,昆山老企业捷报频传,让人兴奋不已。
金融危机以来,昆山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企业做大做强若干意见》等七项优惠政策,帮助内外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在政策推动下,一批扎根昆山10年以上乃至20余年的老企业,巧借“东风”,在转型升级中不断收获新的喜悦!
老树开新花,一批老企业成为“小巨人”企业,它们不仅在金融危机洗礼中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还成为昆山企业转型升级的样本,成为昆山投资环境最好的说明书。
路径一
上市融资
技术改造
扩大规模
8月18日,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IPO正式在深交所“敲锣”。市委书记张国华说,昆山是祖国大陆台商投资最密集地区之一,作为较早落户昆山的台资企业,沪电股份此次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既是对公司长年稳健发展的充分肯定,也是我市大力扶持台资企业做大做强的体现。
事实亦如此,沪电股份的前身沪士电子(昆山)有限公司,1992年4月落户昆山开发区。近20年来,该公司先后5次增资,拥有4项中国大陆专利、3项中国台湾地区专利。此外,公司还拥有2项国际领先技术、16项国内领先技术,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生产规模达到年产160万平方米印制电路板。
在昆山转型升级政策的推动下,沪电股份瞄准高目标,竭力上市融资扩大产能和规模。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沪电股份首次募集资金12.8亿元人民币,将投向年产高密度互连积层板(HDI)线路板75万平方米扩建项目、3G通讯高端系统版(HDI)生产线技改项目、研发中心升级改造项目等三个项目,投资总额为9.15亿元。
目前,通过上市融资,实施技术改造,然后扩大规模,成为众多老企业做大做强的战略选择。去年,新宁物流成为全省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今年,继沪电股份之后,今天金利科技也登陆深交所。此外,飞力国际、凯宫机械等一批企业正在加快上市步伐。这些在上市道路上前赴后继的昆山老企业,以实际行动为其他老企业转型升级做出了示范。
深度解读:老企业做大做强、实施技术改造,扩大产能规模,都需要大笔资金,单纯依靠银行贷款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发展需求。在此情况下,昆山出台《关于鼓励扶持企业上市的若干意见(试行)》等系列政策,推动昆山企业尤其是条件比较成熟的老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融资,掀开了昆山企业转型升级的全新一页。
路径二
剥离服务业
二三产互动
设立区域总部
今年上半年,花桥国际商务城总部经济规模不断壮大,恩斯克总部等3家10亿元以上规模总部,哈森商贸等2家5亿元以上规模总部开票运营,新增销售公司77家……商务城总部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昆山雄厚的制造业基础。
世界500强企业恩斯克公司成立于1916年,是日本国内第一家设计生产轴承的厂商。1995年,恩斯克公司在昆山开发区设厂,主要生产电机用的球轴承。由于生产的需要,2003年12月恩斯克公司又在昆山工厂内设立了技术部门,主要开展球轴承的评价实验等技术援助工作。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发展,恩斯克公司希望在今后能更好地做好产品基础研究和技术支持工作,以满足中国特有的市场需求。所以,恩斯克公司将中国技术部独立出来,专门设立了独立法人的研发公司,并成为首家入驻花桥商务城总部园区的标杆企业。恩斯克公司中国总代表殿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恩斯克投资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集研发、销售和资本运作为一体的企业总部,将建成拥有300名高级人才的世界级研发中心,预计2011年产出为50亿元,2012年为70亿元。
像恩斯克公司一样,上世纪九十年代落户昆山的“老字辈”企业捷安特、建滔集团等,也纷纷将中国区总部等总部机构“筑巢”商务城。将制造业企业的服务业环节剥离,设立销售公司、区域总部的做法,成为昆山老企业转型升级的又一重要路径。
深度解读:近年来,昆山充分把握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积极鼓励制造业企业将产业链上游的研发、原材料采购、设计,以及下游的品牌经营、销售、物流等服务环节独立出来,拉长做粗产业链,把生产性服务环节的利润留住。当前,从制造业企业中剥离发展一批服务业企业,在工业企业基础上延伸一批服务功能,二、三产互动发展不仅推动了老企业转型升级,还给昆山带来了服务业发展的有利契机。
路径三
创建品牌
加强研发
制造业升级
2009年,江苏AB集团内销增长20%,总销售突破11亿元,税前利润6000多万元,员工收入和企业效益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今年上半年,该集团销售收入继续保持着25%的增速。作为本土传统制造业企业,AB集团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依然保持稳健发展步伐,得益于品牌创建,得益于研发水平的不断提升。
AB的前身是1979年建立的乡镇企业。尽管出身“草根”,但AB志存高远,坚持走品牌战略之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市场锤炼,如今已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AB商标,成为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双料冠军”。AB集团董事祝明告诉记者,AB的自主创新之路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的,近年来平均每年技改投入都在5000万元左右。目前,AB拥有两个研发中心,并被认定为江苏省级技术中心,每年销售额的近5%都投入研发新品,公司多个产品被评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今年,AB正式启动上市步伐,拟融资建设更高水平的研发中心。
像AB一样,好孩子、多威、冠军、哈森、捷安特等一批民生用品类老企业,在品牌创建、产学研结合自主创新等方面也走在了前列,让奋战在转型升级道路上的传统产业企业深受鼓舞。
深度解读:企业不在于出身,不在于规模,也不在于行业,只要有做大做强的雄心和科学求实的管理,只要坚持品牌战略、坚持自主创新,就一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出人头地”,这就是AB等昆山老企业给我们的启示。在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今天,在产学研、自主创新中“二次创业”的老企业,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