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7
编者按:为进一步在全市营造合力同心保增速、服务基层惠民生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简政放权、提速增效”的效能建设,结合诚信服务月活动,本报从今天起推出“苏州学昆山,我们怎么办”创先争优大讨论专栏,刊登相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的笔谈文章。同时推出“创先争优我承诺”专栏,刊登有关单位承诺书,接受广大读者监督。
苏州学昆山,我们怎么办?对全市组织系统而言,就是要紧紧围绕“全面推进转型升级”这一中心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创先争优为抓手,积极构建组织工作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各类保障机制,努力做到“三服务、两满意”。
一是全力服务大局,促使创先争优成效更大。紧紧围绕“转型升级当先锋、科学发展作贡献”的活动主题,突出分类指导,精心设计载体,强化典型选树,扩大活动实效。同时,在全市组织系统内部深入推进“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带头创先争优,不断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活动成果。
二是树立正确导向,促使领导班子建设更强。积极完善选拔任用程序,健全基层一线培养干部链条。健全退出机制,强化“治懒、治庸”,加大轮岗交流力度,拓宽不称职、不在状态干部“下”的渠道。及早谋划年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察方案和具体措施,为明年市镇两级党委换届做好充分准备。
三是坚持探索创新,促使选人用人机制更优。扎实推进全省干部人事制度单项改革试点工作。深化“一报告两评议”工作,落实干部选任“四项监督制度”,推进“三责联审”工作。着力开展机关中层干部到龄让岗、竞争上岗、跨部门轮岗等工作。深入实施“百名优秀青年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工程”。
四是强化教育培训,促使干部队伍能量更足。突出针对性、前瞻性、实效性,编制新一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围绕公共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金融创新与资本运作、村“两委”负责人科学和谐发展能力等主题,与境内外知名院校合作办好各类主体班次。继续深入开展“菜单式”选学和网络学院学习。
五是聚焦转型升级,促使人才工作效能更高。认真贯彻各级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化“人才生根”战略,进一步完善全市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细化落实全市“六个百万”工程,认真实施全市区镇科技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积极兑现各类人才政策。继续做好“科技镇长团”等工作。
六是构建长效机制,促使基层组织建设更实。深化农村“基石工程”和“三级联创”活动,完善村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等机制。深化非公党建“影响力工程”,全面推广陈惠芬“融和工作法”。深化街道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村改居社区党建工作。深化机关服务品牌创建,打造一批领军型星级服务示范品牌。
七是建设模范部门,促使组工干部形象更好。抓实抓好创先争优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等活动。以业务能力测试、体育竞技比赛等为抓手,深入实施全市组工干部素质能力提升系列活动。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带头创建学习型机关,建立健全组织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努力提升组织工作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