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

镒生公司:以研发促转型

2010-09-26

  【企业档案】镒生电线塑料(昆山)有限公司是台湾在昆山投资的独资企业,1997年成立,投资额为5200万美元,主要生产、加工、销售电脑及各类数码产品的外观件,年产值达14.4亿元。

  【与企业零距离】走进位于青阳路与同丰路交界处的镒生电线厂,厂区里一派热火朝天、繁忙忙碌的景象。一辆辆卡车满载着电脑零件、U盘外壳等货物驶离厂区大门,奔向目的地。在行政部办公楼,记者见到了公司董事长杨登辉。他笑着说:“镒生电线今年的订单已经排到年底。”

  作为最早一批来昆山投资创业的台商之一,杨登辉为很多人所熟悉。虽然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杨登辉对初到昆山的印象仍然记忆犹新。20年前,杨登辉投资500万美元在开发区成立了昆大纺织公司。他笑称自己是第一批投资昆山的台商,也是第一个带家眷来昆山的台商。在他的印象里,当时工厂周围是一片农田,所谓的开发区也只有一条路。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台商投资昆山,昆山经济开发区投资环境越来越好,杨登辉觉得当初力排众议选择来昆投资的决策非常正确。

  1994年,考虑到纺纱业的前景,同时又经朋友介绍,杨登辉开始涉足IT产业。他先是成立了镒胜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3年后又整合资源,投资成立了镒生电线塑料(昆山)有限公司。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两个公司不断成长壮大,有些产品比如电脑连接线已经占到全世界销量的近四成。

  2008年,当不少电子企业受到金融危机冲击时,镒生电线的生产销售却逆势上扬。“这一年的11月初稍稍震荡了一下,12月份就加大了产量,2009年第一季度,镒生电线不仅没有减少产量,而是四处招工。”杨登辉分析说,公司之所以能够保持良好的运作状态,主要得益于公司对研发的重视,并不断推陈出新,满足客户需求。他拿出一款电脑外壳模具,自豪地告诉记者:“这一款电脑外壳新产品,我们采用无污染的真空溅镀新工艺,对其表面做了特别处理,不会掉漆,而且看起来特别亮,像镜子一样,很受客户欢迎。”

  对镒生电线的未来发展,杨登辉心中有近期和远期的规划目标。“现在厂房比较拥挤,5年内要在吴淞江北路扩建厂房,提高产能。更长远的发展目标是,适应昆山主导产业高端化发展要求,将来在开发区光电产业园内立足,要建成占地300亩的研发生产基地,做强IT高端产业链。”杨登辉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感言】 从传统产业转向电子产业,再向高端光电产业迈进,不断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杨登辉创办企业的历程与昆山产业发展的轨迹不谋而合。其实,杨登辉的故事是众多台商在昆创新创业的一个缩影。特别是对那些在昆工作生活多年的台商来说,昆山是他们的第二故乡,他们的事业已经完全融入昆山发展。相信随着昆台合作的不断深入,昆山政务环境的不断优化,会有越来越多的台商扎根昆山,在此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