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

昆企专利申请提质增量

2010-08-24

  本报讯(记者 曹 勇)日前,我市42家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12家专利技术成果产业化企业拿到了300多万元资助经费,更加坚定了自主创新的信心。今年以来,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通过出台政策“推动”、经费支持“拉动”、诚信服务“感动”等形式,有效激发了企业的自主创新积极性。

  专利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大产品市场份额的利器。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昆山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等政策,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产业化前景较好的项目进行扶持。这些及时出台的鼓励创新政策,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申报专利的积极性。上半年,全市专利申请达7245件,位列苏州各市(区)首位;发明专利申请1181件,同比增长66%,实现了量质并举的目标。

  在政策推动的同时,我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对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进行资助。日前,科技部门组织专家组通过审核申报材料并打分,评选出Thick800A专利技术成果产业化等12个项目为2010年昆山市专利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资助经费100万元。其中,市工研院工业机器人研究所的“焊接/切割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产业化应用”等项目,技术先进、前景广阔,将有力促进我市主导产业向高端化方向发展。同时,评出22家昆山市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资助经费113万元;评出20家昆山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资助经费92万元。这些得到经费资助的企业和项目,日益成为昆山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将不断提升我市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能力。

  “科技部门的诚信服务让我们坚定了创新的信心,也懂得了如何去管理、运作专利成果,真是太及时了!”在记者赴企业采访期间,几乎每个企业的负责人都有这样的感言。据了解,今后我市还将紧紧围绕《昆山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工作方案》,落实专利质押贷款、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等政策,推动更多的“昆山制造”走向“昆山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