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

昆山“智商最高”楼矗立工研院

2010-08-18

  (记者 曹 勇)随着21名博士、51名硕士(涵盖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等各层次“双创”人才)本月陆续“拎包入住”,工研院率先竣工投用的7号人才公寓楼成为昆山“智商最高”的公寓楼,为我市深入实施“人才生根”战略和人才“三新”计划夯实了基础。

  宽敞明亮的套间内,电视、冰箱、空调、家具、卫浴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仿若宾馆,这是记者在市工研院刚刚启用的人才公寓内部看到的设施情况。该院董事长沈军介绍,工研院人才公寓共有4幢,共558套房间(套间)。目前,一期率先竣工的7号楼为15+1层,建筑面积为9600平方米,有148个套间,户型分为50平方米、70平方米和100平方米三种,前两种户型拥有一室一厅一厨一卫,后一种套间拥有二室一厅一厨一卫,均为精装修房,可满足不同层次人才“拎包入住”需求。

  截至目前,已有115名人才申请入住率先竣工的7号人才公寓楼。其中,首批包括16名博士、37名硕士在内的66名人士已经入住,第二批包括5名博士、14名硕士在内的49名人才本月内将陆续搬入。入住的人才中,有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姑苏创新创业人才获得者苏州泽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盛泽林博士和市工研院智能机器人研究所的张建伟博士;有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阎跃鹏博士和钟汇才博士;有昆山市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中科院微电子所陈大鹏教授……这些高层次人才基本都在市工研院各研究所或孵化企业内工作,研发方向都属我市重点培育的光电、机器人、生物制药和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率先入住工研院人才公寓的中科院微电子所电子系统总体技术研究室牟荣增教授告诉记者,人才公寓周边环境优美,内部家具等设施齐全,甚至超过了北京的宿舍,自己和3名同事住得非常舒适、开心,计划将爱人和孩子也接来昆山。他透露,本周,中科院还将有10名研发人员陆续进驻工研院感知技术研究所,他们也将入住人才公寓。这个功能完善的人才公寓对稳定研发团队、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沈军介绍,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市委扩大会议精神,解决“人才生根”的后顾之忧,工研院除已投入使用的7号人才公寓楼外,8号、9号、10号人才公寓楼正在加紧建设中,总建筑面积为29462平方米,共410套房间,其中配套公共设施建筑面积为2600平方米,预计春节前投入使用。此外,科教园区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还规划了一个包括人才专墅、青年公寓在内的高层次人才集中居住社区,本月将进入桩机施工阶段,打造昆山“高智商楼群”。
 

(转载自 《昆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