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专家普遍认为,在全球低碳经济与新能源革命的大趋势下,光电最有可能成为我国未来份额最大的主导能源。目前,从“光伏”到“光热”太阳能发电异军突起。但我国太阳能发电产业尚在政策、技术以及市场等诸多方面存在发展的障碍。破除发展的瓶颈,太阳能发电产业将获得最为光明的前景。
太阳能发电包括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两部分内容。近年来,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在我国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太阳能发电正在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一支生力军。
比如,中国工业硅生产已居全球第一;高纯硅生产千吨级技术已基本掌握;硅片加工生产规模已达世界级水平;电池及组件产能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硅材料的降价使得光伏发电成本大幅降低,中国光伏电站技术亦逐渐成熟。
一方面,随着我国光伏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光伏设备制造业的快速扩张,中国光伏发电开发企业的投资成本将大大降低;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外资光伏企业亦悄然进入我国市场,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设备市场。由此而言,我国即将迎来光伏发电产业的黄金时代。
我国科学家已经对碟式发电系统,塔式发电系统以及槽式聚光单元进行了研究,掌握了一批太阳能热发电的核心技术,如高反射率高精度反射镜、高精密度双轴跟踪控制系统、高热流密度下的传热、太阳能热电转换等。
进入“十一五”,国家对光热发电技术研发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从2006到2010年,仅科技部投入光伏发电的经费就超过4750万,光伏发电在许多重点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科学家目前已经掌握了一批太阳能热发电的关键技术。比如,对抗风载高精度定日镜技术、高温塔式吸热器技术、高温储热技术、电站控制技术、塔式发电系统设计和集成技术、槽式真空管制造工艺和槽式聚光器集成技术等等。
不过我国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缺乏明确的光伏和光热产业发展规划;尚未建立行业公共研究与测试认证平台;太阳能电池全产业链、光伏发电系统成套装备和应用产品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和完善;光伏发电的审批程序和电价核准程序不明确,在并网以及规模化推广方面有很大的阻力;技术标准和管理规程不完善,尤其是针对电力部门所关心的安全问题、电能质量和管理问题等方面,需要尽快出台相应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还有独立光伏电站的后期维护管理问题、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滞后问题等等。
科研投入及技术积累不足,尚未建立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装备到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我国太阳能发电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
从科学发展观、能量回收期等角度来看,光伏发电是未来最具发展前途的太阳能发电技术。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在三大可再生能源技术中,相对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最具发展潜力,其中光伏发电发展无可限量。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是在整个工业中发展最具有竞争力的,5-6年的时间就实现跨越性发展,让世界震惊,政府应该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