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

瞄准“昆山智造”加速品牌升级

2009-11-19

瞄准“昆山智造”加速品牌升级
 

 

  □田倩平/文

  编者按:

  一场金融危机让对外贸易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60%以上的中国发现,外部消费市场的萎缩直接影响了外贸产业链中众多企业的利润,进而影响到政府的财政税收、员工的就业、个人的收入以及各层次中国本土消费的升级,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都在想办法,如何能将危机的影响尽可能地减小。

  今天我们将带大家到江苏的昆山去看一看。昆山的出口额占江苏省出口的16%,全国的2.4%。按照常理,金融危机之下,它受到的冲击一定是很大的,可是在2009年的第一季度,昆山完成了GDP是362亿元,同比增长了12.2%,惊讶、难以置信之余,逆势增长的背后故事值得我们去发掘剖析。

  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口依存度越高的地区,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的程度也越大。而在以笔记本电脑生产为主业的昆山市,这一命题成为“悖论”,在今年第一季度,昆山完成了362亿元的GDP,同比增长了12.2%。在世界经济整体走势还存在相当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之下,高度外向依存的昆山是如何做到逆流而上的呢?

  始建于1985年的昆山经济开发区,1992年正式成为中国第一个县市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之初,昆山严重依赖上海经济的发展。进入90年代后,昆山开始逐渐引入西部“三线”的军工企业。从1995年开始,全国排名前5位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商陆续在昆山设厂,配套厂商也相继跟随进入,一条完整的笔记本电脑产业链开始在昆山形成。

  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占昆山出口额一半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受到冲击。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了“瑟瑟寒意”。然而,很多企业却出乎意料地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立足自主创新 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品牌

  作为新兴制造业高地和著名的外贸出口加工基地,昆山并没有止步于外贸加工出口所带来的滚滚财源,而是潜下心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丰富自我品牌内涵,为区域经济发展“强筋健骨”。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也逐渐崭露头角。

  华富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开发精密模具和连接器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自主开发了多个系列精密微型连接器产品,和国内外多家IT通信、连接器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虽然去年年底笔记本连接器的销量有所下降,但得益于产品的优质独特,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已超过预期目标。年销售预计可达2亿元,增长率超过30%。

  相比其他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凭借技术创新优势、人才优势和品牌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抗风险能力也相对较强。昆山市市长管爱国将昆山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依然能够保持平稳发展的原因归结为 “高新技术产业的品牌化发展”。自主创新型企业,增强了地区经济实力和科技竞争力,而高新技术产业品牌则成为保证昆山市经济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良好的产业环境促进了自主创新型企业的茁壮成长,并拉动昆山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瞄准“昆山智造” 产业品牌加速升级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目前,昆山正在实施以“自主创新、自创品牌、自我创业”为主题的“三自”创新战略,核心内容就是以自主企业为创新主体,引导企业加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和建立公共技术平台等措施,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制造企业,推动“昆山制造”向“昆山智造”转变。

  昆山凯宫机械有限公司是1998年由3个“新昆山人”揣着70万元资金创办的,成立初期主要为通力电梯等外资企业进行配套。凭借创业的志气、创新的勇气,公司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5.3%进行自主研发。如今,凯宫机械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纺织并卷联合机和精梳机已先后获得8项专利,在国内市场独占鳌头。

  作为昆山市迈向“昆山智造”的创新之源,昆山高新区十分重视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充分集聚研发机构、创新创业人才、科技企业孵化器与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昆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2008年,昆山高新区企业共申报专利3024件,授权1019件,均占昆山市的1/3;申报各类工程技术中心、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18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1家、双密集型企业8家;高新技术产品106个,各类科技项目284项,形成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先导产业先行品牌化战略步步为营

  去年10月,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初,我国首个以核酸制药为主的生物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小核酸产业基地即落户昆山高新区,昆山市工研院小核酸生物技术研究所同时揭牌。这两个载体极大地吸引了小核酸相关技术和我国领先的科研、开发力量、产业资本集聚昆山,推动了昆山打造中国小核酸制药“硅谷”,成为昆山大力发展的先导产业。

  按照昆山市委常委、昆山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朱凤泉的理解,先导产业是指将国际或国内领先的高新技术率先纳入产业化发展,形成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具有首创和引导地位的产业。小核酸技术作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其技术研究与应用,将在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形成一个具有极大价值链的产业集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基于对这一先导产业发展前景的极大看好,昆山高新区将小核酸产业当成支撑昆山长线发展的品牌产业纳入规划,在“全程化、专业化、高绩效”的支持和服务体系下,计划未来10—15年里触发产业爆发。

  截至目前,昆山高新区先导产业发展硕果累累。在太阳能领域,引进了世界第五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商茂迪公司;在机器人领域,引进了我国台湾高晟机器人项目。昆山高新区全力打造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基地、模具产业基地、小核酸产业基地、机器人产业基地四大特色品牌产业基地正在加紧形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