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

向千亿元级能源基地迈进

2009-10-21

  走进昆山高新区,到处可看到一家家新开工开业的企业,其中以美国托莱多大学可再生能源研究所研发团队为基础创办的迅力光能(昆山)有限公司最引人关注。它的主要产品为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这是一种运用传统太阳能电池制造材料硅晶片替代品制造的新产品。该公司的开业使可再生能源产业基地的能源产品制造又多了个新门类。

  今年,对昆山可再生能源产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5月31日,国家火炬计划昆山可再生能源特色产业基地正式挂牌,标志着我市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力争几年内建成千亿级的产业基地,成为全国极具影响力的可再生能源创新基地和示范区。”这是可再生能源产业基地的规划愿景。

  筑巢引凤
  凸显规模效应


  可再生能源产业是我市致力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创新型经济发展而重点打造的新兴产业之一。我市制定出台了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政策措施和发展目标,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并于2006年启动建设了昆山可再生能源产业基地。基地位于昆山高新区内,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分为南、北两个基地,由美国西图公司(CH2M)担纲整体规划设计。

  经过三年建设,目前,基地内道路、绿化已具雏形,先后引进了世界第五大太阳能电池制造商——茂迪新能源,以及留美博士团队创立的恒辉新能源等能源企业26家,总投资达50亿元,形成了涵盖以茂迪新能源为主的多晶硅太阳能、美国迅力为主的薄膜太阳能、华风风电为主的风能,国内唯一拥有多晶硅、薄膜、风能、地源热等多种能源资源的可再生能源基地。基地产业集聚的优势进一步显现,先后被授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昆山可再生能源产业基地称号。

  科技创新
  打造核心优势


  走进昆山华风风电科技有限公司,一个个40米见长的1.5MW风力机叶片整齐地摆放在厂区两边。公司负责人介绍说,这些机叶片只是公司研发制造的产品之一,目前公司已拥有适用于各类风区的50多种风力发电机叶片,为国内唯一具有兆瓦级叶片独立研制能力企业。

  同样,迅力光能(昆山)有限公司已研发出转换效率在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产品;通用硅太阳能电力(昆山)有限公司拥有7项拉单晶、切片的国际发明专利,首次将多线切割技术引入国内……

  从何入手,能全面提升基地的核心竞争力?答案就是科技创新。为此,昆山可再生能源产业基地自成立伊始,就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的、以创新载体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有效途径的科技创新体系,每年设立数百万元的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可再生能源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或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引导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或改造。同时,基地还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美国和德国太阳能协会等相关专业协会及上海交通大学、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成为技术合作伙伴,为基地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目前,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恒辉工程实验室、通用硅硅材料和电池研发中心已正式设立,可再生能源技术培训中心、可再生能源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光电光伏检测平台也在筹建中,使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如虎添翼。

  完善服务
  提升基地影响力


  今年5月底,集模型装置、图片、音像资料等为一体,集中展示基地内多种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可再生能源展示厅在北基地内正式开门纳客。据高新区负责人介绍,可再生能源主题公园规划已全面完成,将形成产业主题公园、总部经济园、休闲观光园“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其中产业主题公园将具备研发、制造、展示、检测、科普五大功能,成为基地新亮点。同时,高新区还将全力推进低碳经济发展,计划投入20亿元,打造低碳经济示范园,弘扬产业文化。

  为全面提升昆山可再生能源产业基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昆山高新区充分整合资源,完善服务功能,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为基地建设提供宣传、咨询、中介、评估、培训等全方位的服务。从2007年开始,我市已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共同主办了两届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论坛,它是目前业界层次和水准较高、规模较大的一次盛会,对当前国际国内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讨。今年10月,我市还将举办第三届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论坛。专业论坛的举办,不仅扩大了昆山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影响力,而且还开阔了本土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视野,为昆山可再生能源产业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