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2
在逐渐淡出敦煌项目招标的漩涡之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转战青海、宁夏,意欲在光伏发电领域重装登场。
记者从国投集团获悉,国投集团与青海格尔木市人民政府签订的《格尔木200MW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前期开发协议》将于近期获得青海省发改委核准。按照国投集团计划,格尔木20万千瓦的光伏并网电站将在未来2-3年内建成。
同时,国投集团在宁夏石嘴山开展的10MW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已通过宁夏自治区发改委核准,成为国投集团第一个正式批复的光伏并网发电项目。
国投集团一高层对记者表示:处于行业领先的国投集团目前已被列为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蓝图的重要规划方之一,希望通过加快项目建设的来夯实国投集团在国内光伏发电行业的领先者地位。
近期,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研究、制定光伏并网发电下一步发展思路和政策所召开的两次重要座谈会上,国投集团都作为主要的三家能源投资企业代表参加。
引领光伏走向“低成本”
此后几天,另50家光伏企业再度逐鹿敦煌,敦煌项目最终以每度电1.09元的价格,成为中国光伏入网价格的标杆。
“没有0.69元的低价,也就没有现在的1.09元的中标。”上述国投集团高层告诉记者,国家发改委、能源局领导认为尽管国投集团最终未能中标,但其为引领中国光伏发电产业迅速下降做出了贡献。
一位光伏产业分析人士对此也表示,国投电力0.69元的报价,所产生的行业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该价格是否盈利的范畴。这个价格更像一把利剑,将光伏产业的高额利润一剑削去,让整个行业从高额利润阶段直接进入到微利阶段,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光伏发电行业的健康持久发展。
在国投集团提出0.69元中标价的此后三个月,国家相关部门、行业代表和专家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确认光伏并网发电确实已经实现规模化成本下降,在国家发改委去年下半年批复的4元/千瓦时电价水平上大大降低已成事实。
“国家给予光伏产业政策补贴,目的绝对不是‘助长’高电价,相反是通过国家政策支持,加速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上述国投集团高层表示,尽管0.69元的价格并非完全不具备竞争力,但在某种程度来看这个价格确实缺乏推广性。记者了解到,即使面对1.09元的价格,很多光伏企业仍然表示,这个价格依然需要亏本运营。
国投的底气
近期,国投集团正加速青海、宁夏光伏发电项目的推进。
上述高层人士指出,国投集团的底气正是来源于国内最佳的“强强合作”平台,再加上国投集团进军光伏产业的决心和系统化规模运作。为全力控制投资成本,国投集团与国内最大的晶体硅和薄膜太阳电池组件生产企业之一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和福建钧石能源有限公司组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得占总投资比例最大的太阳电池组件成本大大降低。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