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03
编者按: 史立山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处处长
随着能源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和环保呼声日益高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世界各国高度关注。近几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呈现明显加快的势头,可以预见,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国家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众所周知,无论哪种类型的主力电源都必须通过电网送入千家万户,由于可再生能源接入系统存在很多特殊性,因此探讨可再生能源并网问题意义十分重大。
在当前背景下,国家电网公司审时度势,积极转变战略,在原来“一特三大”基础上,提出“一特四大”战略思想,将特高压电网与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开发相结合,必将大大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事业蓬勃发展。
即日起,本版将连续三期推出“可再生能源并网”系列报道,分为风电篇、太阳能光伏篇和生物质发电篇。
主持人:方韬 国家电网报编辑
嘉宾:
赵庆波 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
谢长军 龙源电力集团公司总经理
杨勇平 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可再生能源学院院长
王伟胜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
风电场规模逐步扩大,需要更高电压等级的电网,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
主持人:近几年,我国风电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而且风电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风电并网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目前,全国风电场接入系统工程建设情况如何?
史立山:近几年,风电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风电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国家发改委对风电并网问题十分重视。目前,全国风电场接入系统工程进展都比较顺利。总的来说,国家电网公司非常支持风电场建设。
赵庆波:国家电网公司坚决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各地风电场接入系统工程进展都比较顺利。目前,大多数风电场接入220千伏及以下电网,接入系统工程由地方发改委核准,各省电网公司都尽可能根据风电规划,积极开展接入系统工作。由于各地发展风电的热情很高,多数工程能够及时被核准,并按期完成,使风电场及时并网发电。
随着风电场规模逐步扩大,将来风电大规模并网就需要更高电压等级的电网,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这与国家电网公司实施“一特四大”能源战略是一致的。
谢长军:这两年,龙源电力集团公司风电发展步伐确实很快。2007年,龙源集团装机总容量突破160万千瓦,2008年的目标是投产120万千瓦。绝大多数电源都要通过电网送到千家万户,风电也不例外。国家电网公司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较好地保证了风电场及时并网发电。在这里,我们要对电网企业的出色工作表示感谢。
由于风电在我国大规模开发才刚刚开始,各方对有些问题的认识尚不统一,包括电网投入与接纳能力的关系等,这需要很大一笔投入,而目前还没有对这方面进行合理补偿的规定
主持人:目前,大型风电场项目采取特许权招标模式,一般由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发电企业参与,这样是否充分考虑了电网企业的利益?
赵庆波:国家发改委组织的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由地方发改委与中标发电企业签订特许权协议。根据特许权招标规定,签订特许权协议时,电网企业要同时与发电企业签订购售电合同,作为特许权协议的重要支撑文件。应该说,随着特许权招标不断推进,地方政府和发电企业越来越重视电网的实际接纳能力,尽可能在特许权协议和购售电合同中采纳电网企业提出的意见。但由于风电在我国大规模开发才刚刚开始,各方对有些问题的认识尚不统一,包括对电网投入与接纳能力的关系,要保证大型风电场安全并网,电网必须安装大量无功补偿装置,以及对电网进行必要的改造和加强等,这需要很大一笔投入,而目前还没有对这方面进行合理补偿的规定。
杨勇平:采用特许权招标的模式促进风电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国际上许多风电大国的成功经验。电网企业为了接纳风电增加的成本主要有:电网建设、辅助服务(如调峰、无功补偿等)、较高的上网电价等。如何补偿电网企业的这些成本增加涉及很多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
王伟胜:采取特许权招标方式选择风电项目业主,其目标是促进风电产业大规模发展,带动风电机组制造本地化,降低风电场建设成本,从而降低风电的上网电价。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风电特许权项目的配套输电线路工程可以享受电价补贴政策。另外,对于风电接入电网的经济性评价问题,国外做过一些研究工作,但是不完全适合我国电力系统的具体情况。为此,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一个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作为衡量电网企业因风电而导致的运营成本增加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