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

川投能源踏上"硅途" 新光硅业注入引致股价大涨

2008-02-18

    

 

    到目前为止,新光硅业的多晶硅生产线已经持续运转了近一年的时间。据记者了解,自去年2月26日成功投料生产后,新光硅业2007年多晶硅生产量达到230吨,超过之前200吨的预期,其净利润也相应比预期中的6,889.98万元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今年1月16日,新光硅业的新股东川投能源(600674)公布了2007年度业绩快报,净利润6,400.77万元,同比增长17.86%。此时,距川投集团将所持有的新光硅业38.9%的股份注入到川投能源尚不足三个月,而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川投能源携手具有行业先发优势的新光硅业,可谓“硅途”似锦。

    新光硅业注入引致股价大涨

    对新能源的一次投资,让股民老张获得了不错的收益。12月初,老张在朋友的推荐下买入川投能源(600674),朋友当时的推荐理由是:生产多晶硅的新光硅业38.9%的股份被大股东川投集团置入公司,而新光硅业的多晶硅生产技术在国内领先,产品供不应求,前景很不错。

    此后,短短的几天内,川投能源股价迅速攀升。原准备只是跟着朋友一起“打打秋风”的老张开始犹豫了:“已经这么高的价了,还能涨吗?”此后股票的走势让他渐渐放下心来。记者观察到,自2007年10日31日川投能源停牌讨论川投集团持有新光硅业38.9%的股份注入到公司后,川投能源的股价从停牌时的19.75元到1月10日的最高价37.50元,股价几乎翻番。同样在新光硅业二期多晶硅投资项目确定以后,与新光硅业有密切关系的天威保变、乐山电力、岷江水电股价也相继攀升。

    但仍让老张不放心的是,是见好就收,还是做长线投资?多晶硅今后的市场行情会怎样?新光硅业对川投能源的业绩贡献会有多大?抱着与老张同样的疑惑,记者首先走访了此轮资产注入的最大受惠者——川投能源。

    据公司相关人士介绍,2007年初在川投能源的股东大会上,就有股东对新光硅业的注入充满希望。但由于新光硅业于2007年2月26日才试车投产,前景尚不明朗,新光硅业资产注入的事暂时搁置。“集团公司首先考虑的是做强上市公司主业,因此,先将田湾河水电站注入到公司来。”该人士介绍。

    “集团公司当时并没有这么快就把新光硅业注入到上市公司的想法,市场的表现加速了新光硅业资产注入的进行。”上述人士表示,2007年10月30日下午收市后,公司向上交所申请停牌,并紧急召开会议讨论资产注入事项。据悉,当时,川投集团提出了两种方案,一种是定向增发,另一种是现金收购。经过协商,最终确定了现金收购的方式——上市公司以自筹资金和四川巴蜀江油燃煤发电有限公司12.6%股权作为支付对价,收购川投集团持有的新光硅业38.9%股权。

    新多晶硅资产将适时注入

    按照相关规定,新光硅业其他股东的优先受让权则成为川投集团将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的最大障碍。为此,2007年11月20日,在新光硅业召开的股东会上,川投集团就优先受让权的问题与新光硅业其他股东协商,放弃新建多晶硅投资项目的绝对控股权来交换其他股东放弃新光硅业的优先受让权。据悉,当日,根据新光硅业股东会意向性意见,拟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和乐山市各新建一个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其中,成都市新津新建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拟定项目总投资约27亿元人民币,其中天威保变拟按注册资本额的51%出资;川投集团拟按注册资本额的35%出资;岷江水电拟按注册资本额的14%出资。乐山新建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拟总投资约22亿元人民币,其中天威保变按注册资本额的49%出资;乐山电力拟按注册资本额的51%出资。

    二期项目投资方案确定后,川投集团所持新光硅业38.9%的股权注入到川投能源一事方才成行。

    按照川投集团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对新津3000吨多晶硅规划新建项目的投资,川投集团承诺将在条件成熟时,以适当的方式按法定程序注入川投能源。届时,新能源产业在川投能源经营业务中的比重将进一步加大。

    “新津的多晶硅项目,可能要到2010年之后才能规模化生产。那时,集团公司也许会考虑将这部分资产再次注入到上市公司。毕竟生产上规模后,再考虑资产注入,对上市公司效益会有直接的拉升。但就目前来看,此事不确定的因素还有很多。”川投能源相关人士表示。

    仓库很少会有存货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四川乐山高新区的新光硅业厂区一探究竟——

    从成都搭乘长途汽车,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记者来到乐山。进入乐山高新区拐入乐高大道,远远地,记者就看到了新光硅业的指示牌,乐高大道2号就是新光硅业厂区所在地。

    还没走进厂区大门,高达70米的精馏塔就映入记者眼帘。进入办公区,在公司办公楼门前的公告牌上,记者看到上面还贴着一张某月公司单炉产量达到2.41吨的喜报。

    据公司人士介绍,公司有两种多晶硅生产炉,大炉的单炉产量在2.4吨左右,小炉在1吨左右,平均7-8天可以生产一炉。

    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记者进入生产区。大大的厂区里见不到几个工人,显得分外空旷。据介绍,占地300亩的厂区内仅有300名员工。“公司完全实行了自动化管理和生产。”公司方面称。

    新光硅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公司的产品供不应求,产品一出炉,就会直接投递给客户,仓库很少会有存货。”

    据介绍,新光硅业承建的1,260吨/年多晶硅项目是原国家计委以(计高技[2001]522号)文件唯一批准建设的高技术示范性产业化项目,是目前国内运转的最大多晶硅生产线。

    “当时是作为四川省一号工程来立项的,原本由四川省电力公司建设,后恰逢电力公司改制,川投集团投资1.2亿元入主新光硅业,此后又进行了招商引资,引入天威保变。自2005年开始开工建设,2007年2月26日正式投料生产,该项目是国内规模化生产上千吨的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线。”新光硅业董秘李红向记者介绍。

    经过几轮引资,新光硅业的股权比例为:川投集团38.9%,天威保变35.66%,四川启明星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23.34%,四川嘉能佳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3%,乐山电力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