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

开发区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2009-07-10

  日前,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传来喜讯,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这是我省继苏州工业园、苏州高新区之后批准建立的第三家国家试点园区。

  近年来,我市的知识产权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围绕挖掘一批专利申请大户、培育一批科技研发机构、转化一批专利技术成果、拓展一批高新技术领域、形成一批高新技术园区的“五个一批”的要求,市科技局主要做好了五项服务:一是政策服务,制订出台了《昆山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细则》、《昆山市知识产权百强优势企业培育方案》、《昆山市涉外专利申请资助暂行办法》、《昆山市知识产权维护援助服务办法》等政策措施;二是资金服务,自2004年起设立了专利专项资金,2008年达810万,专门用于专利申请的资助、专利示范企业的奖励以及开展知识产权培训;三是信息服务,搭建了昆山市中外专利信息检索平台和专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免费提供信息服务;四是技术服务,组建了昆山技术市场,联系国内一百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寻找技术成果;五是保护服务,成立了昆山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积极协助企业处理专利侵权纠纷。通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先后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全国唯一一家县级市)、江苏省知识产权示范市、江苏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截止目前,全市有中国驰名商标9个,中国名牌产品10个,江苏省名牌产品34个,江苏省著名商标25个,全市累计专利申请量17373件、授权量9377件,位居全省县级市第一。

  而作为全市各科技园区的龙头,昆山开发区专利申请呈现量增质优的态势,连续两年专利申请量增幅超过20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约占全市的50%。同时,在开发区大力推动下,各项专利正在转化为生产力,以龙腾、华恒、捷安特、樱花、昆达等企业为代表,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业和企业集团,区内一批跨国公司纷纷在昆山设立跨国或跨国性研发机构——恩斯克中国技术中心、艾利(中国)有限公司亚太研发中心等。截至目前,开发区拥有各类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和设计中心183家,仅2007年就新增各类研发机构50家。同时,区内企业还加强与国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推进研发本土化。目前,已有50多所国内外大学和科研院所与区内企业联姻。有效带动了开发区的产业升级,推动了“昆山制造”向“昆山创造”转型。

  通过创建试点园区,开发区创新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助推剂,支撑和带动了开发区核心竞争力的快速提升。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后,开发区将把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纳入开发区发展建设之中,突出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开发区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昆山市科学技术局

 二〇〇八年四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