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03
从去年十一月份入职工业所,到现在不知不觉已经三个月了。在三个月的试用期中,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和技能,公司领导和同事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对我来说,这三个月不仅仅是一段实习,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和考验,更是从学校走入社会的一个崭新开始。在此,我十分感谢公司的领导和前辈们的关照。
在工业所,我的工作任务是机器人离线编程。虽然大学所学的专业是电气,与其有一定相关的基础知识,但对于工业机器人这一新兴领域我还是了解甚少。刚到公司的时候,我不会操作机器人,也不懂焊接知识,更不知道机器人离线编程的原理。但经过领导和同事的悉心帮助以及自己的不断努力,我逐渐熟悉了工业机器人的相关技术。离线编程是工业所的一个创新项目,这项技术的成功将大大缩短编程时间,改善工作环境,编程人员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图纸在手,就可远程进行编程。离线编程还没有成功应用于工业化焊接的先例,技术新困难多,所以我只能在摸索中前进。但我绝对有信心掌握这项技术,将离线编程应用到机器人焊接领域。
在三个月的工作与学习中,我深深感受到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性。我的计划是分三步走,一是向书本学习,坚持每天挤出一定的时间查看相关的资料和书籍。三个月内,我学习了《机器人基本原理》、《气体保护焊基本问答》、《机器人编程补充手册》等专业书籍,虽说没有理解透彻,但也帮助我对工业机器人有了初步了解。二是向周围的同事学习,工作中我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虚心求教的态度,学习他们任劳任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处理问题的专业方法。现在,我已经能非常熟练地操作KUKA机器人、在线编写KUKA机器人的焊接程序。三是从实践中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在操作中检验知识,查找不足,提高能力,防止和克服浅尝辄止、一知半解等倾向。三个月中,我基本都是在实验室操作机器人,不断地做在线编程和焊接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焊接是整个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我国目前焊接技术还比较落后,所以做好焊接具有指引性的关键意义。机器人焊接作为焊接自动化的标志,代表着焊接技术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其前景更是广阔。
做好工作的关键在于创新与实验。我们在对工业机器人不断的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从而改善和优化技术,提高工业机器人的性能。
今后,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在离线编程这项技术上,努力学习,不断创新,从而提高自身的技术,为工业所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