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1
2011中国显示/亚洲显示国际会议吸引超过800位来自海内外的专业人士与会交流。激光电视机、平面台灯、有源驱动电子纸……这些来自研究机构、公司、高校的最新技术产品展示,引起了与会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为中国乃至亚洲显示领域未来发展勾勒出了趋势图。
贴近市场——
产业化路上走得更远
从TFT-LCD到PDP、OLED、3D技术、E-paper,这些业界的新技术与新趋势,是引领产业化的关键。在此次会议的新技术产品展示上,众多显示业界的公司都带来了他们的新产品。
在维信诺公司、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的展位上,记者看到最新的OLED照明产品——纯平面的台灯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只见一个平面双环形类似飞碟状的台灯,有6个发光点,光线非常均衡。台灯的角度可以自由调整,即便当光线直接对准眼睛,也不会觉得刺眼,非常柔和、 “我们的设计更舒适。加人性化,光线接近太阳自然光谱,能保护眼睛。在韩国,已有计划未来都换成OLED灯。我们相信,这将是未来照明的趋势。”维信诺总经理助理孙海涛介绍。
在维信诺的展位上,记者还看到了只要夹着手指就能测血氧的血氧仪,可以当书签与镜子使用的小手电,以及用在医疗、特殊应用领域的OLED微型显示器,都是维信诺在OLED领域不断创新研发的成果。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显示领域的一流企业,此次带来了公司最新研发的多款产品。有源驱动电子纸,基于电泳原理的显示技术,利用反射环境光实现显示,可达到类似纸张阅读的人眼舒适度。
来自奥林巴斯的3D测量激光显微镜,追求测量的极致,从单纯显示3D形态的显微镜,进化为“精确测量”微观形貌的测量装置。一枚一元钱的银币放到显微镜下,边上的电脑显示屏能更加真实地再现出硬币表面的微小凹凸,可以观察到纳米以下的微小凹凸。
这些产品,大部分已推广到市场,因为贴近市场需求,这些新技术在产业化的路上,将走得更远。
激光电视受热捧——
第四代显示技术出世
在此次会议上,来自北京中视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展位上的一台71英寸电视机,因为使用了激光引擎,格外引人注目。记者看到,在激光电视机边上,陈列着几个激光引擎,最早的第一代激光引擎足有一个台式机的机箱那么大,而最新的研究成果第二代光源模组,非常小巧,和一个移动光驱差不多大。“我们不仅是国内最早研究激光引擎技术的,而且在国际上具有领先水平。”中视中科市场经理巩志华告诉记者,在显示领域,中国的不少技术都在追赶别人,但在激光引擎这一全新领域,中国是与国际同步的。
据了解,激光显示技术是继黑白显示、彩色显示、数字显示之后的第四代显示技术,固态光源取代了传统气态光源,具有高亮度、长寿命、高效环保等特点。中视中科是由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与企业资本合作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中国第一家致力于激光显示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企业,中视中科激光显示技术尤其是产业化能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并已有上海世博会、北京奥运会等成功运用案例。2011中国显示/亚洲显示国际会议执行主席王保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激光电视将是未来显示领域的新趋势之一。
“学院风”刮来——
后备人才济济
此次前来参加新技术产品展示的,还有众多大学团队的身影。来自东南大学显示技术中心的一个小团队,带来了研发的新产品显示屏动态响应及3D串扰测量仪。他们大多是在校的研究生,边给前来参观的专家学者讲解产品,边耐心地现场演示测量方式。“我们的这套测量仪器,采用双探头多视点测量,能广泛适用于平板显示器和各种光源、照明等瞬态亮度响应和测量,以及平板显示器3D串扰、闪烁等测量分析,并可以为显示屏改善驱动电路和光学设计及减少人眼疲劳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测量数据。”东南大学显示技术中心的学生告诉记者,这套仪器,虽然不见得是最完美的产品,但是几届师生共同努力研发而成,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和心血。
除了东南大学,会上还有北京理工大学光电信息技术与颜色工程研究所带来的在三维显示设备、人机交互技术领域的最新产品。可喜的是,在此次2011中国显示/亚洲显示国际会议上,除了有业界的资深学者、专家,还有众多年轻人的身影,未来他们将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显示领域技术革新的生力军。 (姚晓燕陶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