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8
——记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张建伟博士
■刘梅 转载自《中国科技产业》2011年06期
机器人技术是集光、机、电、信息、自动化于一身的高新技术,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江苏省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昆山工研院)的张建伟博士表示,目前,机器人作为新一代生产和服务工具,在制造领域和非制造领域具有更广泛、更重要的价值,如在军事、建筑、救灾排险、家庭服务、医疗、空间探测、娱乐、环境勘查、水下侦测等方面,可代替或辅助人类完成各种工作,这对人类开辟新的产业,提高生产与生活水平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张建伟先后获得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学士、硕士学位,留学德国并获卡尔斯鲁厄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是国际计算机应用及机器人技术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现为德国汉堡大学多模式技术研究所主任,汉堡大学C4级终身教授。他先后指导硕士工程师百余名,博士数十名;任多个国际重要机器人及智能控制会议的专业组织委员,任历年欧盟未来与新兴技术、德国科学基金会、香港信息技术与自动化领域科研项目评审专家。
张建伟博士长期致力于机电合一、自动控制、智能机器技术、人机界面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多项德国科学基金重大科研项目和欧盟“欧洲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战略计划”(ESPRIT)未来基础技术研究项目,以第一作者被SCI、EI收录论文100余篇,在国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数部,曾荣获IEEE ROMAN奖、IEEE AIM最优
论文奖等。他拥有多项专利,领导开发出自主移动操作机器人、自动路径规划软件、双臂装配系统、多模式人机交互平台、开放式机器臂及车体控制软件、全景视觉系统、纳米操作平台、爬壁清洁机器人、医疗辅助机器人、认知式电子教学界面等多项技术与系统。
2008年,张建伟博士参与组建了昆山工研院智能机器人工程研究所。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研究所已迅速发展成为一支拥有22位国内外优秀机器人研发人才的团队,100%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3人。团队骨干成员长期从事机器人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自有技术体系。
张建伟博士说,研究所始终结合昆山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科技成果工程化与系统集成化研究,推动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目前,研究所已申请专利75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取得专利授权44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承担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机器人模块化功能部件产业化”、“多功能助行康复机器人”2项;发表学术论文11篇。
研究所重视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与多家国内外知名机器人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教授等十余名国内外知名机器人专家担任委员。研究所已孵化出两家公司——昆山瑞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昆山安明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手术辅助支撑臂、家居安防机器人、模块化娱教机器人等产品即将面市。
昆山工研院已经把机器人确立为三大重点研发方向之一。张建伟博士表示,发展机器人产业,将有助于促进昆山各相关产业的技术发展与进步,对优化昆山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