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8
本报讯 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苏州瑞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的“小核酸大规模制备产业化及小核酸药物研究”项目,日前被正式立项为2010年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得1500万元省科技专项经费支持。至此,“十一五”期间,昆山连续五年共有13个项目入围省成果转化项目,共获得1.99亿元科技经费支持,数额居全省县级市前列。
“这13个项目都属于国务院日前确定的我国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市科技局有关领导透露,高层次项目不断涌现,尤其是今年一次性有4个项目入围,充分证明我市经济转型升级“转得早、转得准、转得好”,不仅在“十一五”期间走出了一条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之路,而且成功培育了“十二五”的新增长点,逐步形成新的产业品牌。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近年来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重点支持的项目大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一五”期间,在我市受到该专项经费支持的13个项目中,维信诺、龙腾光电公司承担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显示)产业项目,攀特电陶、国力真空公司承担了新材料产业项目,华恒焊接、华辰机器、凯宫机械和三一重机公司承担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项目,瑞博公司承担的则是生物制药产业项目。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做大做强将对我市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新兴产业是第一方略。在我市入围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中,维信诺公司的邱勇博士创新团队、华恒焊接公司的徐绪炯博士创新团队、瑞博公司的梁子才博士创新团队等,都是我省乃至我国重点支持的创新团队,这些高层次科技人才在昆创新创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也是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我市连续5年都有项目入围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三自”创新战略》、《关于提升开放条件下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等30多项政策,不仅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还在全市形成了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高层次项目的不断涌现,也与我市建立科技创新发展资金、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密不可分。2009年,全市科技支出4.51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4.56%,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尤其是今年,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为全面推进转型升级、增创科学发展领先优势再次注入了强劲动力。2010年,全市科技支出预算占比为5.04%,将超过6.5亿元;人才奖励占比为1%,将超过1.3亿元。这些科技经费将充分发挥杠杆作用,推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工作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昆山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曹 勇 周 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