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8
本报讯 昆山科技创新工作再传捷报: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日前被省科技厅认定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系全省4家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唯一综合性研究院,并获得1000万元科技专项经费支持。从2008年3月揭牌至今,市工研院加快自主研发、公共技术服务、技术转移及孵化、综合配套四大功能建设步伐,担负起引领新兴产业集聚、服务中小企业创新的重任,年年都有新突破,三年实现大跨越。 截至目前,小核酸研究所已经成立了10个专家冠名实验室、1个公共技术平台,3个项目获得国家重点科技专项、1个项目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集聚了产业链上30多个项目。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与昆山光电企业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与维信诺、龙腾光电等企业一起打造中国最强、世界一流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智能机器人研究所力争通过不断研发智能机器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为昆山企业提供源头创新保障与持续科技支持,引领机器人产业的集聚。工业机器人研究所力争通过建设江苏省焊接自动化装备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带动昆山华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实现20项以上成果的产业化,新增机器人相关领域产品产值5亿元。感知技术研究所加快推动中科院微电子所、南邮及其他院所物联网相关技术、人才和项目向昆山转移和集聚,以智能社区、智能医保、智能交通、智能环境监测、智能安保等物联网技术应用为主线,致力于传感器系统集成应用、物联网示范应用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提供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的共性技术解决方案,推动昆山传感器基地转型升级。 为全面提升工研院对创新要素的集聚能力,全新建造的综合办公楼和7号人才公寓今年6月上旬已投入使用,二期8号、9号、10号人才公寓楼明年春节前将投入使用。三期还要建设四幢孵化楼和一幢办公楼。目前,共有200余位各类人才落户工研院及各研究所,研究生以上学历占58%以上。 “未来一段时间,要将工研院建成在相关领域内汇聚核心人才、掌握核心技术、创造核心价值、具有核心竞争力,为形成昆山特色支柱产业创造条件的灵魂机构;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创新要素汇聚、机制灵活,有效引领和支撑企业发展的创新载体和平台。”市工研院有关负责同志透露。 (曹 勇 周 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