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的发展中,昆山始终重视科技创新。然而昆山创新科技园,对于广大市民而言,就像一个刚掀开红盖头的新娘,被寄予了无限期待和美好祝福!
其实,创新科技园的诞生和启动建设,是在全省应对金融危机挑战、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正式走向前台的。今年7月,新出台的《2009年江苏科技创新八大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在“创新型园区提升工程”方面,全省要重点建设“十大创新核心区”。
昆山依托昆山高新区,在进一步整合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清华科技园昆山分园、工业技术研究院三大科技创新载体的基础上,启动建设了昆山创新科技园,经过向上争取,成为全省县级市唯一跻身“十大核心创新区”行列的科技园区。
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主要靠人才。来自清华大学的邱勇博士团队和魏志凌博士团队,来自北京大学的梁子才博士团队,来自德国汉堡大学的张建伟博士团队登一批批创新型领军人才扎根昆山创新科技园创新创业,催生了一项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一个个百亿、千亿元级的新兴特色产业。如今,昆山创新科技园不仅是昆山集聚高科技企业、推进产学研成果转化的创新之园,还成为培育新兴产业、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的转型升级之源!
人才带动项目,项目吸引人才。2008年,邱勇博士团队领衔的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的“低成本小分子PMOLED批量生产技术开发”项目,与魏志凌博士领衔的允升吉公司的“OLED用蒸镀掩模板的开发与产业化”项目,双双通过国家863计划项目评审,开创了昆山本土企业成功申报国家“863计划”项目的先河。梁子才教授作为领头人的小核酸生物技术研究所,今年承担了3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截至目前,昆山创新科技园区内共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04家,区内企业共承担各类科技计划286项,引进和培育各类研发机构196家。先后有近200项科技项目被列入国家和省科技计划,其中国家“973”项目1项、“863”项目5项。
昆山高新区要围绕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目标,加快“一区多园”建设,做大做强模具、可再生能源、小核酸、机器人等特色产业基地,打造国内一流、充满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昆山创新科技园内的科技项目正以“人才团队+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的模式,引领着昆山高新区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2008年,正式启动的昆山创新科技园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89亿元,27个产品被评为省高新技术产品。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智能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两个研究所已建成并展开研发工作,1个研发项目入围省科技支撑计划,2个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已通过科技部评审。小核酸生物技术研究所公共平台建设全面展开,2个院士、1个长江学者的实验室正在筹建,4个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孵化项目已经进入。
清华科技园昆山分园已落户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60余家,包括天瑞仪器、瑞博小核酸等领军型项目,已引进国家“863”、“973”项目5个,申报国家“863”、“973”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5个,拥有江苏省重大成果产业化项目3个,今年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2家,江苏省中小企业创新基金2家,清华大学11个重大产业化项目中已有2个落户科技园。
以创新科技园为核心的昆山高新区,已经呈现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高科技项目集聚、高层次人才荟萃的发展态势,成为昆山经济转型升级的力量之源。未来一段时间,昆山创新科技园要建成长三角地区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及产品研发创新高地、聚集各类创新精英的人才高地、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与高新技术产业辐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