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07
昆山日报10月15日讯(记者 曹 勇 实习生 吴 俊)第一届亚洲小核酸会议暨第二届中国小核酸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在昆开幕。本次国际会议呈专业化、国际化、产业化三大特点,由中科院强伯勤院士、陈润生院士、陈晓亚院士,长江学者、南开大学化学院副院长席真教授和美国科学院Dinshaw Patel院士领衔的国际小核酸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辉瑞、凯杰、默克等国际著名大制药企业精英500余人聚集昆山,就小核酸在生物制药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等课题进行研讨。市委副书记、市长管爱国致开幕辞。省科技厅副厅长夏冰,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有关专业委员会领导,我市领导许庆龙、朱凤泉、钱解德、金乃冰、张玉林出席会议。
管爱国对来自国内和欧美、亚洲其他国家的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他在简要介绍我市的基本情况后指出,小核酸技术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该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已经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形成了一个具有极大价值的产业集群。昆山小核酸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清华、北大、中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鼎力支持。管爱国指出,此次会议在昆山举行,不仅是核酸领域专家、学者的一次难得聚会,也是探讨核酸产业发展、抢占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制高点的一次重要研讨会,更是推动昆山小核酸产业发展、营造昆山新兴产业发展新优势的一次重大机遇。
夏冰指出,小核酸药物研发和产业化是江苏省规划实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昆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支持小核酸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工作,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聚集了一大批小核酸领域的专家创新创业,体现了昆山在发展生物制药高技术产业方面的前瞻性,为全省小核酸药物产业的成长和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省科技厅将继续给予昆山大力支持。
陈润生院士说,昆山发展小核酸产业有很多优势,这些优势必然会在昆山形成一个有大量原始创新、有明显竞争力、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
作为近十年来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之一,RNA干扰大大地加速了人们对生命认识的研究进度,并且已成为基因功能研究和基因治疗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作为我国863领域第一个小核酸重点项目主持人,梁子才教授对昆山情有独钟,率先在昆成立了瑞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吸引了苏州泽璟、吉凯基因、苏州康万达、苏州基达等一批核酸领域的企业相继入驻。强伯勤院士、张礼和院士、陈晓亚院士及席真教授、陆阳博士等专家的实验室也将陆续运作。昆山小核酸产业基地内的小核酸实验室、检测及GMP中试等公共服务平台正逐步到位,“搞核酸、到昆山”的良好发展氛围已经在昆山初步形成。
据了解,此次会议由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昆山市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为期三天的会议,共设有56个大会报告,旨在通过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有效沟通和对接,努力在昆山打造一个小核酸产业的硅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