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07
苇城南路1666号,5年前,那里曾是一块走不进去的沼泽地。如今,却因路西侧清华科技园昆山分园、路东侧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两个成就创新梦想的载体,一下子成为昆山的新地标!
今年3月3日,当江苏省科技厅厅长朱克江和市委书记张国华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揭开铜牌上的红绸时,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正式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7月份注册,10月份动工!一边加紧土建施工,一边加紧研发团队、科技项目、科学技术的引进,随着智能机器人工程研究所、华科生物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小核酸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相继“加盟”,揭开神秘面纱的工研院,岁末之际,魅力初现……
承载研发团队 孕育创新事业
县级市建工研院?怎么建?这是首先要面对的课题。
经过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市委、市政府审慎决策,工研院要具备自主研发、技术服务、技术转移及孵化、综合配套和培训五大功能,为昆山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做出研判、核心技术做出探索;为昆山中小企业的研发及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撑;为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互通搭建平台;为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转化营造环境和寻找市场;为企业创新人才提供人才储备。
目标明确后,工研院立即转入正轨运作。根据昆山产业发展特点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工研院在自主研发领域内确定了建立小核酸研发中心、平板显示研发中心、机器人研发中心的决定,以吸引领军人才及其创业团队,与有关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等多种形式,推动研发和为形成产业集聚作准备。
4月下旬,第一届中国小核酸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在昆召开,小核酸研究领域乃至生物医药领域最顶尖的专家聚首昆山。他们中,有北大教授、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张礼和院士,有长江学者、南开大学化学院副院长席真教授,有北大教授苏州瑞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当家人”梁子才等学术“前辈”和众多博士生“后辈”……可以说,从小核酸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从生产到市场营销领域,一个完整的“人才链”全部来到了昆山,并达成了“搞核酸,到昆山”的共识。
一系列美好的回忆和昆山优良的投资环境,使以梁子才为首的小核酸研发团队入驻工研院,建立研发中心。
为加快机器人特色产业发展,今年我市先后组织举办了“机器人研究所”项目可行性研究专家论证会和亚洲智能化产业暨机器人应用发展研讨会,提出要以工业技术研究院为平台,以工业机器人与智能机器人研究为切入点,以产业需求为目标,坚持自主创新,抢抓机遇、以着力吸纳联合国内外优秀创业团队,整合高校研发资源,院企结合等方式,来加速形成机器人产业集聚之态势。经过紧张筹备,12月8日,由汉堡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张建伟博士带领的研发团队,在工研院设立的智能机器人工程研究所正式揭牌,实质性研发已全面展开。而与北航、华恒等成果转化及产品孵化等方面的合作也全面推进。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我市在工研院这个平台上开展自主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创新,将为加快推进“昆山制造”向“昆山创造”、“昆山服务”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搭建创新平台 衍生公共服务
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是工研院的另一重要职能。工研院通过引进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为昆山企业实施自主创新、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等提供服务。目前,已经“加盟”工研院的华科生物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为解决部分企业产生大量重金属废水的环保难题,在昆山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努力下,一个旨在为企业提供生物环保处理服务的昆山华科生物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应运而生,并于2008年“加盟”了昆山市工研院。
工研院华科所第一研究室主任孙玉华介绍,所里引进的产业化项目是“基于生物技术的工业重金属废水处理——中水回用系统”,被列入了江苏省2008年重大计划项目。其关键技术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该院在γ—聚谷氨酸制备及重金属废水处理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工研院与华科所合作建设中的生物环保公共服务平台,将为我市IT企业以及线路板生产企业处理含有重金属废水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和全面解决方案。今年6月,在工研院的协助下,华科所和昆山生隆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试制了日处理200吨的聚谷氨酸重金属废水处理——中水回用装置,并全程探索和确定生物废水处理工艺以及中水回用的工厂化路线,经过三个月紧张试验,终于调试处理成功。
据介绍,在公共服务方面,工研院还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设立开放实验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校企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知识产权管理平台、培训及博士后工作站、孵化器管理、产业基地管理等平台。
一路创新一路歌。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和探索,目前工研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成就。谈到未来,市工研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沈军告诉记者,工研院要力争建设成为“创新方向明确、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机制灵活、创新业绩卓越”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灵魂机构,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能与区域外重点高等院校与研发机构对话对接、与区域内企业紧密相联互动互进、有效引领和支撑特色支柱产业发展的新型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
工业技术研究院,一个创新的载体,一项崭新的事业!一块创业的沃土,一个梦想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