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

机器人产业突破之需

2009-11-11

 

      机器人比赛、机器人表演、机器人电影……关于机器人我们并不陌生。近几年,日本工业机器人的年安装数量一直保持在35万台以上,韩国的这一数字也将近8万。而2008年,中国安装机器人的数量还不到韩国的一半。
 
      10月27日召开的,在以“未来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机遇与瓶颈”为主题的第四届中韩日机器人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们也兴致勃勃地展示了他们的机器人绝活:蜘蛛侠、哈巴狗、小书童。
  
      但一提到市场,国内专家和企业的代表们都皱起了眉头。纷纷表示,虽然产品很好,但由于人们接受度低,市场需求小,企业发展遭遇瓶颈。
 
  目前除少数大学和科研院所会买一些机器人做实验教学外,一起机器人企业生产的机器人产品主要是参加一些机器人大赛以及一些展会的展示。
 
       如何实现产业化是机器人产业目前遇到的一个瓶颈,批量生产、大规模地示范应用是机器人产业的一个难题。机器人市场推广成为当今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一旦打开了机器人市场,那么中国机器人研究和生产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实际上,我国机器人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机器人产品在一些领域特别是工业上已开始广泛应用。据863计划先进制造领域专家组组长王田苗介绍,6000米水下机器人已经开始进行勘探工作,仿人机器人已走进了科技馆,脑外科、骨科等医用机器人已经进入到临床应用阶段,极地科考、无人飞机上的机器人装备让我们对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但走向市场的机器人产品,由于成本过高,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能满足家用要求的机器人产品在技术和配件等方面的造价都太高。现在市场上可以见到的只有少数是低成本、简单的产品,比如吸尘器、除草器等,高端机器人产品价格大都在万元以上。
 
      而在韩国,老百姓特别是孩子们对机器人产品似乎很欢迎。韩国roborobo机器人公司负责人吴先生表示,面向中小学生的教育机器人产品,市场销售情况都十分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