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

国家级“智库”助力工研院

2011-03-14


  本报北京电 由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张礼和教授担任主任,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陈润生院士担任副主任,清华大学副校长邱勇教授、南京邮电大 学副校长黄维教授以及梁子才、张建伟、席真、叶甜春、杨文玉、唐辉、陈大鹏、徐绪炯等中科院、各高校、企业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科学家组成的江苏省 (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首届技术委员会,3月12日下午在京成立,并举行了第一次会议。省科技厅、苏州市科技局有关领导对技术委员会成立表示祝贺。受市委 张国华书记、市政府管爱国市长委托,副市长黄健出席会议,听取国家级“智库”对工研院发展的建议。

  成立工业技术研究院是推动昆山产业升级、提升昆山区域创新能力的重大举措。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工研院于去年10月被省科技厅认定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 院”。由于工研院尝试采用独立法人、企业化管理、非营利性的运作机制,既无现成模式可参、又无发展经验可循,迫切需要“外脑”的支持。根据省科技厅批复精 神成立的首届技术委员会,将为工研院的产业自主创新、公共技术服务和长远健康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决策咨询和技术指导服务,每届任期五年。

  在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上,专家组听取了江苏省(昆山)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建设方案、2011年工作计划介绍,讨论了技术委员会工作机制,并对该院的今后发展建言献策。

  张礼和院士说,昆山工研院在很短的时间内承担了多 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研发重任,集聚了一批高层次人才,成绩可喜可贺。这得益于昆山良好的产业基础、得益于昆山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建设起点 高、发展速度快。希望今后在技术委员会的帮助下,瞄准国际科技、产业发展趋势,定期进行研讨、评估,在提升昆山现有主导产业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培育战略性 新兴产业。同时,紧扣国家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在国内发挥引领作用。建立科学的内部运作机制,实现良性循环、健康 发展。

  黄健表示,建立一个代表国际领先水 平的专家“智库”,对工研院今后的发展和实现昆山经济发展动力由“外向带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工研院将认真听取、切实研究技 术委员会专家的建议,在发展方向、评估机制、可持续发展机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进一步提升工研院服务昆山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 城市的能力。

 (曹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