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5
自2023-2024年度基层党员冬训工作启动以来,
昆山工研院党总支紧扣党员冬训工作要求,
锚定目标任务、拓展学习形式,
打造“研理润心”冬训品牌,
以“三加三聚”模式
探索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让学习教育“有声有色有实效”,
让党员冬训“可见可感可触及”。
党员冬训期间,工研院党总支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宣讲宣传"相融合、"学习实践”共促进,累计开展各类理论学习活动12场次,刊载冬训期间学习、工作报道近10篇,让党员冬训精准化、有特色、见成效。
“理论+课堂”,锚定主题聚“味”
工研院党总支认真谋划
做好基层党员冬训各项工作
推动党员将理论学深悟透、学懂弄通
头雁领学“原汁原味”
对本年度冬训工作的时间节点、重点任务进行传达部署。紧密围绕冬训六大专题内容,量身定制冬训学习“菜单”。党总支书记上好冬训第一课,把牢大方向;各支部书记带头开讲,为基层党员送上“书记微党课”。
![]() | ![]() |
召开基层党员冬训动员部署会议 | 党总支书记上冬训第一课 |
集中述学“提味增效”
结合冬训学习专题,自主编制并发放冬训学习汇编材料100余份,依托“三会一课”载体,广泛动员党员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基础上谈认识、话体会。
![]() | ![]() |
云端助学“趣味盎然”
充分利用工研院网站打造“冬训加油站”云端课堂,推送相关学习资料12期次,让理论学习“不打烊”,实现随时学、掌上学。组织党员干部代表集中观看电影《第二十条》《一山之隔》,将冬训课堂搬进电影剧院,在光影中追寻红色记忆,感悟信仰的力量。
![]() | ![]() |
“促学+促思”,多样活动聚“心”
工研院党总支积极开展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广接地气的多维冬训活动
让党员冬训“活”起来
研学走心,补足“精神之钙”
冬训期间开展“第一议题”学习14次、中心组学习4次;大兴调查研究,培养学习型党员,自1月以来分批次赴上海、深圳、哈尔滨等地高校科研院所、科创企业调研学习30余次,围绕四大新兴产业领域拟定调研课题9项;打造行走的冬训课堂,组织赴昆山市党员政治生活馆、昆山工业元宇宙应用中心等走访参观,寻找红色印记、领略前沿成果。
![]() | ![]() |
三微入心,打造“特色套餐”
全力开展冬训“三微”活动,不断延伸冬训“微触角”。邀请理论宣讲名师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专题辅导讲座;选取党员代表结合科创工作实际,讲创新理论学习感悟、讲引才赋能鲜活案例、讲助企惠企工作经验,拍摄“金句我来讲”视频3则;征稿收集冬训微感悟40余篇,积极参与声入人心思政课活动,并择优作交流分享。
![]() | ![]() |
联学同心,释放“乘数效应”
围绕工作链打造冬训学习链,深化长三角联学机制,与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党总支开展联学联建活动,围绕科创资源对接、技术需求、园区建设运行等开展“党建+科研”深度交流。
![]() | ![]() |
“实践+服务”,笃行实干聚“效”
工研院党总支注重将理论学习和业务工作紧密融合
切实将“满分理论”转化为“高分实践”
争春提速,状态满格见“高效”。工研院抢抓开局、不等不靠,围绕昆山“2+6+X”产业布局和“4-1050”产业体系,强化开展外出考察、项目洽谈、院校对接等活动频次。全院上下坚持“大招项目、招大项目”,赶赴广州、厦门、武汉、哈尔滨等地觅良机、揽项目,成功举办中国整形医学产业创新大会“十大创新项目”评选,“以赛代引”促项目落地,截至目前招引优质人才科创项目30余项,顺利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从“新”破题,探索创新有“质效”。认真落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策部署,与北京大学合作共建北京大学昆山概念验证中心,进一步探索“飞地孵化+产业落地”的校企联合创新模式,促进前沿科技成果加速转移转化;推进集成创新产业化基地(启发产业园)建设,布局产业生态,全力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志愿服务,纾困解忧显“成效”。坚持把“大主题”与“小切口”结合起来,上好冬训“服务实践课”,积极响应昆山慈善总会“旧衣新旅”项目号召,组织开展“工研同行,衣‘旧’暖心”捐赠衣物主题活动,活动共收到捐赠物品400余件。今年1月以来,联动慈善总会、共建社区开展帮困助老、爱心书籍整理、卫生清扫等志愿服务35人次,服务时长近百小时,将冬训学习成果转化为解民困、纾民忧、暖民心的实际举措。
![]() | ![]() |
下一步,工研院党总支将持续增强理论学习力度、提升提质创新速度、释放服务惠民温度,凝聚共识、创新思路、激发干劲,在学习实践中持续打响"研理润心"冬训品牌,推动党员冬训不断走“新“更走”心”。
供稿:党群工作部
编辑、发布:党群工作部